后套王氏家族探源
后套王氏家族,很可能是太原王氏的一个分支。经过寻根问祖考察,我王氏家族最早起源于山西省临县,明朝中、晚期迁徙到河曲县,属“崇宁都六甲”。清朝时期,居住在河曲的部分汉人渡过黄河,去开发蒙古地区。王氏家族的先人们随着迁徙的移民搬到十里长滩居住(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十里长滩村)。
清光绪18年,即公元1892年,晋西北大旱,十里长滩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居住在那里的百姓纷纷向外逃荒。后套王氏家族第一代先祖王林(王三)、王亮(王六)兄弟二人,随着逃荒“走西口”的大潮,先后从十里长滩起身,路径鄂尔多斯等地,徒步来到包头萨拉齐(今属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一带。在此居住期间,王林的两个女儿出聘在当地。几年后,他们又从萨拉齐搬到东土城子(今五原县境内)居住。之后,又从东土城子迁徙到渡口(今磴口县渡口镇)。最后,从渡口搬到蛮会定居下来。当时,蛮会地区尚未开发,人烟稀少,到处是红柳和芦草,一派原始荒野景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战而败,与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包括比利时),赔偿白银4.5亿两。之后,大量土地被外国分割,蛮会当时被比利时占有。比利时神甫于1905年在蛮会建起了天主堂。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主圣母玛利亚,多会儿给咱拔地呀?”民间的这一说法,充分说明当时的政权掌握在天主堂神甫手里。
为了壮大势力,巩固政权,天主堂吸收地方上的有识之士做为联络民众和传教的中坚力量,王氏家族第二代先辈王蛮女因而被推举当了教会的会长,时年约26岁。后来人们传说,蛮会地名的由来,是因“王蛮会长”的简称而得名。也有人传说,蛮会是因王蛮女、王蛮三、王二蛮、王三蛮、王四蛮弟兄五人会聚在此地而得名。传说不等于历史。这些说法是否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现难以考证。不论如何,王氏家族的先祖王林、王亮以及他们的五个儿子居住于蛮会,算是较早的。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