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麻埠镇九湾王氏的上源世系已找到线索
金寨麻埠镇九湾王氏王仲春、王贻礼、王贻三等四位代表,参了2011年4月4日的中华金寨王氏文化研讨会。会上,王贻三先生向大会提交了一份研讨文件:“谱牒学初探---兼介九湾王氏家族的由来和绵延”。会后,我们又接到本会理事王仲春先生打来的询问电话,表示对本宗上源世系的关注。下面,我们仅就九湾王氏极具关心的上源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王贻三先生在文章中称;“我九湾王氏家族本属西汉时代的元公琅琊支派,后因元公的第四代长孙吉公又复居太原,遂并入威公支下。又改称太原郡。另据有关资料称:琅琊与太原王同祖太子晋,自然是由晋地迁琅琊的。所以琅琊实为太原之支系。”“我族迁霍始祖万灵公以来的宗谱初次编修于清道光21年,迄今已历五修,我族之渊源序,自周灵王始,下沿五十代完整无缺,此后因唐末战乱,缺了两代,而自旦公以后又有残缺。”“我们九湾一支属于旦公之后,传至文宪公官南昌教授,遂家于南昌。又传至永实公至具瞻公。瞻生万灵、万镒。万镒仍居南昌。灵公于明代后期为商于浠水,继至霍山,定居于九仙湾。”“据我宗谱渊源序称:前代历有家乘……,至明季兵焚,老谱遗忘,幸忠厚公于乾隆戊子年间服贾南昌主万镒公后裔家,因得序支,分派别,本本源源之至。但统宗篇牒浩繁,未遑悉书,谨录源流一线,至万灵公为迁霍之始祖云,”王贻三先生还列出九湾王氏渊源简表:
太子晋—宗敬—森==彬—昇--昱—硕—错—贡—谕—息—恢—永—颐—翦--贲—离—元—城—渊—吉—骏—崇—遵—书—融—览—裁—导—洽—珣—昙首--僧绰—俭—骞—规—褒—鼎—宏直—綝—皦—宠—仲联—绍--玙—及--鐬—璧—思?……(缺)--祐—旦……(缺)--文宪……(缺)—永实……(缺)--具瞻---万灵(迁霍始祖)
根据王贻三先生论述的家族来源及渊源表,我们发现有以下两个值得质疑的地方:
一、王贻三转述老谱中的内容说:“我九湾王氏家族本属西汉时代的元公琅琊支派,后因元公第四代长孙吉公又复居太原,遂并入威公支下,又改称太原郡。”这句话无法成立。因为自王元、王威自立琅琊、太原门户后,其后裔均各自彰显自己门户的威风,旧时就有琅琊、太原门第之争的很多传说。何况东晋大宰相王导是王吉的九世孙,中国书圣王羲之是王吉的十世孙,还有琅琊王氏的很多文化名人,都是王吉的后裔,他们怎么也不会答应,因为王吉复居过太原,其后裔又并为威公支下。而且,王贻三列的世系渊源表从王元到王璧48世,尽管中间断了四代,但一直还是琅琊王氏分支---祁门新安王氏的派系。我们认为,这句话是在因为该宗琅琊王璧以下断代,忽而转为三槐王氏王祐、王旦而作的理由。
二、九湾宗谱又载:“我们九湾一支属王旦之后,传至文宪公官南昌教授,遂家于南昌。又传至永实公至具瞻公。瞻生万灵、万镒。万镒仍居南昌。灵公于明代后期为商于浠水,继至霍山,定居于九仙湾。”这段话与上段话的明显区别,就是:上面说出自琅琊王元公,下面说出自太原王威系下的三槐王氏首创人王祐(王祜)后裔。其中王旦至文宪公断代,文宪至永实公又断代,永实至具瞻公继续断代。这种多说并存和连续断代的世系传承,无法叫自己的后裔信服和接受。这就是过去修谱时,文化落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战争连绵给王氏后裔寻根带来的困惑。
九湾王氏到底是琅琊王氏还是太原王氏,还是三槐王氏?始祖万灵公的上源世系到底怎样正确寻找?是摆在九湾王氏后裔的大事和难事。通过这次研讨交流,我们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线索:
该宗谱渊源序说:“前代历有家乘……,至明季兵焚老谱遗亡。灵公于明代后期为商于浠水,继至霍山,定居于九仙湾。万镒仍居南昌。幸忠厚公于乾隆戊子年(1768年)服贾南昌主万镒公后裔家,因得序支分派别……至万灵公为迁霍之始祖云,”根据以上信息资料,我们发现,该宗与湖北浠水伯武王氏有密切关系。
始迁祖伯武公,原籍江西南昌,有田产,初任南康邑长,河南道宣慰安抚使,宋末落籍湖北浠水县松山乡,坟墓在松山村眠牛地。墓地前建有“王家庙”祖祠,墓、庙均已复修。妣吴老安人,生三子:长子万零,次子万镒,三子万三。万三公后裔分布湖北浠水、黄冈、罗田、安徽等地,约6万多人,世系清楚。与万零、万镒公的后裔,是同祖同宗。因为伯武公宋末在河南中州道当过宣抚史,万零、万镒二公先随父在宋末、元初战乱时落籍湖北浠水,元中叶二公又返迁河南归德、汝宁府,以后大部分后裔相继又返江西南昌和改迁别地。近年来,伯武祖三子万三公后裔,一直在寻找万零、万镒二公的后裔(现在重庆找到一支万镒公后裔)。伯武公的上源世系,在2010年前,根据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明辛丑状元)为我族写的创修谱序线索,已经在清朝王庸敬编修的《王氏通谱》中,找到了准确的上源世系,见下图:(太子晋至王言56世系略)
56世王言--57徹--58祜(或祐)--59旦--60素--61厚--62琦--63倓--64道(四子:资之、补之、辅之、翊之)--65补之(三子:元龙、元明、元褒)--66元明,宋承事郎,生五子:椿、槐、桂(字伯武)、棣、植--67桂,字伯武--68万零、万镒(或万一)、万三。(注:元吉的孙子:万五;元龙是王守仁的十一世祖,元龙的孙子:万七、万九)。
九湾王氏“ 至明季兵焚,老谱遗亡”,“于乾隆戊子年(1768年)服贾南昌主万镒公后裔家,因得序支分派别”,在这样诸多不利的历史环境下,探得以上互相矛盾、断代的世系渊源图表,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希望九湾王氏后裔,在当前有利时机,与浠水伯武王氏加强联谊活动,查证资料,尽早落实万灵公的上源世系传承关系。(整理 金寨王氏宗亲会理事长 王宣国 编辑 王朝利 转发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湖南王氏源流概述
- · 山东文登王姓
- · 《湖南双峰县同德王氏》“湖广填四川”名单
- · 江西会昌王姓的迁徙流布概况
- · 湖北省蕲春县王姓概览之一
- · 云南镇雄王氏寻源
- · 江苏泰州王姓的来源
- · 海南王氏族谱
- · 山东乳山王姓村庄略
- · 广西博白王村王氏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