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式的三大悬疑
公元860年,时值唐懿宗执政。渐东人裘甫领兵反叛。朝廷调兵遣将前往弹压。没想到,无论将帅,均是饭桶,稍一交锋,便败下阵来,主将或战死,或逃逸,或投降。消息传来,长安震动。
裘甫的节节大胜,使叛部日益壮大,短时间内就已发展到好几千人。不久,叛军又将剡县攻陷,越州危在旦夕矣。
一将难求啊!国家板荡,何在干城?唐懿宗为此寝食难安。彷徨之际,朝臣夏侯孜向他推荐了前安南都护王式,建议由王式出任浙东观察使,并担纲剿灭裘甫贼众。夏侯孜推荐的理由是,王式是儒家文士之后,在安南任职时,政通人和,威服华人夷人。一句话,政声有口碑。
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唐懿宗只好恩准。王式就这样成行了。
初到越州,王式马上命令辖下诸县开仓,以储粮赈救贫困乏食的百姓。幕僚见状赶紧劝谏:“贼未灭,军食方急,不可散也。”是啊,贼寇还没消灭,部队正需大量粮草,怎可散发给百姓呢?这不是自乱阵脚吗?面对质疑,王式只回了一句:“非汝所知。”你懂什么?!
接下来,王式更是屡出奇招、怪招。挑选了一些懦弱的士兵,配以他们少量的武器,然后骑着强健的战马,四处侦察敌情。为什么用得老弱病残呢?王式的部下对此很是困惑,但又不太敢问。
王式似乎不是那么从善如流。譬如说,又有一部下建议他效古建些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的来犯,以及报告来犯贼兵的远近、多寡。王式对此只是一笑了之,并没采纳。
王式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不是本文重点,姑且不表。反正最终的结果是,贼兵大败,连裘甫也被生擒,锁于监车,押至京师长安。得胜回营,免不了大摆酒宴庆功,许多部属对吃什么、喝什么,似乎兴趣不大,他们迫切想王式解答三个“为什么”,因为王式的出牌太不按常理了!
看着众人的迫不及待,王式清了清嗓子说道:“裘匪屯聚谷米以引诱饥饿百姓,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入伙为盗。况且,诸县仓库粮食如不分给百姓,让贼军赶到,反为贼兵所用。”诸将又问:“派懦弱士兵充当侦察骑兵,且只配少量武器,又是什么道理呢?”王式答曰:“如果选派精勇士兵,并配给锋利武器,一旦遇到贼兵,他们必定上前搏斗。如果他们全部搏斗战死,谁给我们通风报信呢?贼军到了眼皮底下也可能蒙在鼓里,这样的侦察兵又有什么用呢?”
最后一个问题,众人在恍然大悟之后又提出:为什么不设烽火台呢?王式给出的答案是:“设烽火台目的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全部开拔,越州城中已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工夫,惊扰士民,自乱阵脚而已。”
部属听罢,皆曰:“非所及也!”高啊!
的确,王式的用兵智慧非一般人能理解,更非能企及。出人意表,脑子稍一轮后,又在意料之中。一般的人走一步看一步,小聪明的人,走一步看三步,智慧的人则是看到十步开外。
后者如王式者辈。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