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退伍老兵王启发自发慰问全军上百个英模连队
1976年12月从空军某部退伍时,王启发心中一百个不情愿。他一个来自河北蠡县的农村娃,到部队就想为国家和军队尽义务,同时个人发展也能有个好前途。遗憾的是阴差阳错,尽管他表现十分优秀,却不得不脱下军装退伍。服役4年没能入党,没能提干,王启发心中的痛是还有许多梦想没实现。
“委屈不?”多年后,记者与王启发对话。“能不委屈吗?”王启发坦诚相告,委屈归委屈,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绝不能向组织讨价还价。当他作为退伍老兵发言时,立即焕发精神,用充满自信和激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未来图景——
战友们!退伍后如果当农民,我一定争取当陈永贵式的农民;如果当工人,我争取当王进喜式的工人;如果当干部,我争取当焦裕禄式的干部!
话不多,分量却很重!他发言结束后,现场官兵顿时静默了。王启发再次发问:“战友们,难道不该为我的梦想鼓掌喝彩吗?”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位当年的带兵人说:“没想到,平时默不作声的王启发会炸出这么一个惊雷!”上级工作组领导说,王启发一番话比几堂退伍教育课还管用。
然而,这番“大话”也堵住了王启发回老部队探望的路。不论当农民,还是当工人、当干部,干不出名堂“没脸”回老部队啊!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深深触动了王启发敏感的神经。他很快把方圆十里八乡退伍返乡的战友召集起来,倡导大家一起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寻找致富门路。
不久,王启发用几十元钱到北京批发了一批网眼背心,回家赶了一个集,净赚200元。挣得第一桶金后,他又把赚来的钱全部投入背心批发。1980年,王启发贷款100多万元,一次性购进200多台针织横机,带领乡亲们干起了编织毛衣的副业。短短两年间,全县发展起万余台横机,从业人员达6万多,河北蠡县针织品市场一时名扬全国,成了全国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王启发本人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1993年组建了集团公司。
199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王启发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从北京领奖后,他没有回家乡,而是直接到老部队报喜!这时离他退伍过去了近20年。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