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军官王飞:“替补”也光荣
图为王飞(前排右一)在训练。
□记者 王浩 王珊 通讯员 李连军 文/图
9月3日上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受阅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时,吸引了万千民众的目光。然而,你或许不知道,这支队伍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方队”,他们就是阅兵替补队员。他们与受阅队员一样,一起流汗,一起训练,却不能与战友们一起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无怨无悔,安阳籍官兵王飞就是这样一位“替补”……
胜利日阅兵 身为“替补”也光荣
9月3日清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即将开始。当战友们整齐列阵,准备接受检阅时,今年27岁的安阳籍军官王飞悄悄退到一旁,默默地看着战友们整齐列队准备接受检阅,他的眼神里有羡慕,有欣慰,也有遗憾……
今年27岁的王飞,是济南军区驻安阳猛虎师某部的一名副指导员。在此次阅兵中,他是一名替补队员。当“替补”,不是说他不如别人,他的训练成绩和战友们一样优秀。但是,阅兵队伍中不能缺少王飞这样的队员——因为,受阅方阵不能有缺口,阅兵人数“一个都不能少”!“一旦哪位战友生了病、受了伤,必须有人顶替上场,即使身为‘替补’,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王飞说,尽管这样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必须扮演这样的角色,也注定要和战友们受一样的苦、流一样的汗。
“在阅兵村里,哪个位置都能作贡献。”王飞说,“军人的一生其实都在受阅,做好‘替补’也是受阅的一课!” 于是,当上替补队员,王飞觉得自己的境界也升华了。
高温下站军姿 衣服都能拧出水
站军姿是每天必训的内容,王飞身姿挺拔,形象良好。但阅兵村里没有永远的正式队员,每次考核过后,总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被“挑出来”,进入替补队员行列。
“40℃的高温下,五分钟内衣服就会被汗水湿透,训练完毕,衣服都能拧出来水。”王飞回忆说。
王飞至今还记得那次导致他成为一名“替补”的考核,在那次考核中,王飞突然感觉小腿剧烈疼痛,浑身冷汗直冒。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腿疼已经持续一周了,但他一直在坚持。这次的剧痛让他实在难以忍受,以至于考核成绩非常不理想。考核过后,经医生检查发现,由于长时间地训练,王飞患上了骨膜炎。
选拔是严格的、无情的,那次考核过后,他成了一名“替补”。王飞拨通了在安阳的父母的电话,他哽咽着向两位老人道出了心中的遗憾与不舍。虽然遗憾,虽然不舍,但王飞也知道对个人而言,通过天安门广场是一时的,参加阅兵的收获却是一生的。
“替补”心声:“最好别让我上!”
每一位在阅兵村里参加训练的战士都熟知阅兵村的一条规矩:阅兵村里没有永远的正式队员。
“谁不想通过天安门广场?但我更想祝福战友,最好别让我上!如果需要我上场,那就意味着某位战友出现了意外,谁都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王飞如是说。
由于担任“替补”,王飞的时间比别的战友要自由、充裕很多。他一有时间就拿着DV帮助战友们拍摄训练的镜头,记录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他还把视频制作成“视频家书”,寄给战友们的家人,让家里的亲戚朋友了解官兵的付出和汗水,共同感受阅兵的荣光。在王飞看来,战友的荣光就是自己荣光。
对于王飞而言,虽然他不能通过天安门广场,但他忠诚的心早已接受了祖国的检阅,接受了人民的检阅!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