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七月吃普渡,不爱洗衫裤,泉州普渡的习俗你知道吗?

2015-08-28 10:13:00来源: 関西王氏

打印 字号: T|T
    “普度”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在闽南,七月初一称“开鬼门”或“开地狱门”。这天几乎家家户户要在大门口设度祭祀无主的孤魂野鬼,主人焚香祝告,请诸位“好兄弟”来享用,并祈求他们勿骚扰家人,保佑合家平安,等等;然后烧冥钞、经衣等,以供“好兄弟”在阴间使用、穿着。晚上,许多地方还会在门口悬挂“路灯”,给“好兄弟”照路用。
    普度在农历七月进行,主要的祭拜对象是俗称“好兄弟”、“门口公”、“老大公”、“头目公”、“人客”、“大众爷”的孤魂野鬼,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或轮回转世。据说阎罗王每年在这个月中会将地狱中的无主鬼魂放出来,到阳间享用民间的致祭,并带回在地狱生活的经费与用品,因此,在闽南人的观念中,整个农历七月是鬼月或鬼仔月。在这个月中人们不婚嫁、不祝寿、不乔迁、不办各种喜庆之事,唯恐将孤魂野鬼引进门;如果不幸有人在这个月里亡故,也只举行出殡仪式,而不举行归虞等“引魂”仪式,唯恐引(家鬼)魂入户时,孤魂野鬼也跟着入宅而不走,从而造成今后的麻烦。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地开始做普度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度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度”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度”成为泉州地区普度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度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度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度”表现出今日的普度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度,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的自由度高,普度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度的一大特点。
    普度的祭祀对象是“普度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普度公’长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很少看到讲述普度公的文字资料,没有听到流传什么普度公的传说,也没有听说有谁不做普度就受到“普度公”什么惩罚了,但是大家很怕它给自己家带来什么麻烦。认真地做普度,邻里相邀同时开始做仪式、“金”要放到露天烧并且要完全烧尽等等的行为,表明普度公对人们是一种带威胁性的存在。
    农历七月三十,是俗称“关鬼门”或“关地狱门”的日子。有竖灯篙或招魂幡的村子都要将其倒下,熄灯“路灯”,打开庙门,祭祀神灵,请求将五营神兵派出去,继续镇守村界。各家各户则在自家门口摆上桌子,摆上菜碗及酒、饭、米、水等,主人拈香祝告,送走“好兄弟”。至此,普度月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