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景德镇抗日老战士王长治回忆战争岁月 不做亡国奴

2015-07-26 08:32:00来源:景德镇在线罗虹

打印 字号: T|T

“当时参军就是抱着不做亡国奴的念头,再加上家庭的经济困难和日军的侵略骚扰,我便决定参军。”抗日老战士王长治这样对记者介绍当时参军干革命的初衷。

  王长治,1929年9月出生,河南省禹州人。1943年2月15日参加革命,1948年6月入党,1993年3月从景德镇市城建局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

  当初只有十几岁的他,义无反顾的参加了八路军独立九团,但任司号员一职,如今86岁的他看上去格外和蔼,笑容让人印象深刻。回忆那战场上的岁月时,王长治称自己虽然未曾上过主战场,但是游击岁月同样百般惊险。他说,正是不做亡国奴,永不脱离党和部队的信念,支撑着自己不辜负党的信任,光荣完成了抗战任务。

  1929年出生在河南禹州的王长治家境贫寒,14岁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因为家庭异常拮据,王长治为地主家放牛放羊。1943年,抗日战争打得激烈,在王长治生活的乡村中,有不少八路军正与敌军打游击。

“当时的八路军经常动员年轻男子和壮汉参加革命,共同抵抗日军侵华。家庭的经济困难和日军的侵略的骚扰,我便决定参军。” 王长治参军是自己的决定,因为河南的一些小村庄并不是抗日主战场,所以八路军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且身处农村抗战队伍多由当地农民组成,没有非常正规番号。

  王长治介绍,刚参军那会,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吹号,在队伍里成为了司号员,用号声指挥队伍作战。

“游击战就是打完一个地方,就立马换另一个地方。参军后,我跟随部队辗转来到了河南西平县和遂平县接壤的平汉铁路附近地带,开始了2年的游击抗战岁月。”

 “我们不是主战场,敌军据点日本人不多,但因为实力悬殊,我们不能白天与日军正面对抗,所以每次作战都要等到晚上天黑以后再偷袭和埋伏,” 王长治他们当时作战目的,就是炸毁敌人的交通要道,做好后方工作。

  “再苦再难也不脱离部队” 王长治说,虽然部队生活艰苦,但他抱定“再苦再难也不脱离部队”的信念。 “绝不脱离部队!当时参军就是抱着不做亡国奴的念头,如果脱离部队,就对不起党,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王长治这才跟随部队离开了河南。

 回忆起战斗经历,王老显得很轻松。即使讲到当初战场上生死一线的时刻,王长治脸上也始终带着笑容。

1956年,王长治所在的经部队被派往江西南昌,后又调到景德镇,他这才“落地安家”。70多年前的岁月已被王长治留在脑海里。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也很幸福。儿子女儿都很孝顺,孙子外孙们也都成材了。” 王长治表示,城建局的干部也会经常去看望,感谢市政府的关心与关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