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都江堰《琅琊王氏字辈诗》初探

2015-07-18 14:33:31来源:琅琊王氏第十八代孙蜀郡王永维

打印 字号: T|T

    祖传迁居灌县的琅琊王氏字辈排序,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全诗为:“玉志永锡廷轩守,尧政天朝世泽昌,维有贤良辅圣佐,万代公侯膺荣芳”多少年来只有按辈分安名定字,却未见有人谈及该诗的内容含义。现根据我的考据试探索注解如下。谬误之处,敬望有识者教正。

字辈和字辈诗的特点
字辈,又称辈分、字派,是指家族、亲戚、世交的世系次第的分别。其作用就是用来定长幼顺序,分别尊卑,树立伦常的。一个家族有辈分,如同鱼网配有纲绳。有了纲绳,一举起它,网目(网眼)就很容易张开了。有了辈分,伦常就得以树而不滥。辈份的作用,非常重要。字辈文化通过数千年的传习演变,成为了中国独有的、以家族为核心的一种“礼制”文化。
还在母系氏族时代,在我国就有了“异姓同辈方可通婚”的约束。在西周时,就建立起长幼有序的昭穆制度。从而解决了人类的婚育伦理和遗传繁衍的基本问题。“字辈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正式的辈分起源于宋朝。据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后代规定了13个字辈,连同自己的“匡”字一共14个字,构成一幅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字辈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对联、诗歌。将联、诗按先后顺序拆开的每一个字就是这一脉派下传若干代中每一代的字辈,如此形成辈分。其中以诗歌的方式构成的字辈排列顺序就叫“字辈诗”,又称排行诗、字派诗等。常见的字辈诗多为四言诗、五言诗或七言诗的“类诗体”。即,并不严格按照古体诗(古风)、今体诗(律诗、绝句)的韵律来构成诗句,而是以一种比较自由的“类似于诗”的体裁来安排字辈排行的。其形式、内容、涵义等都比较单一。大多都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有的则包含了对祖宗前辈的尊敬、赞美与歌颂,还有的包含了对子孙后世的鼓励、期望与祝福。究其原因,字辈诗要得到家族中的各种文化层次、各种谋生行业者的认可,就必须要通俗易懂。
    以字辈诗为依据来给不同辈分的人命名,是我国重要的一种取名方式。这不仅是我国姓名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可以用来探本溯源、寻根问祖。因此,我国古今使用字辈谱的家族和姓氏十分普遍。一些影响 较大的家族或家族中出过名人的家族所使用的字辈谱也就其家族的声誉而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