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一带一路”的“文化钥匙”

提到“丝路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自古就是中外经济贸易流通的重要枢纽,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热土,更是唐诗的故乡。存世量高达数万首的唐诗和一批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的诗人如今也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外国友人学习并深入研究。“一平一仄 一韵一律”,唐诗的韵律美和意韵美让古往今来的大批人士所着迷。作为唐诗文化盛行的陕西,加之其丝路的起点,双重身份让陕西的特殊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而唐诗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中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一指导打开新时期中西方交流的“文化钥匙”。借势出发,陕西卫视于今年3月也推出了一档以诗词为主的大型唐诗益智文化节目——《唐诗风云会》,这档“立足陕西,致敬经典”的国学类节目随着播出,热度也逐渐升极,并在网络上获得了大批文学粉丝的追捧。
电视节目在当今的文化交流中承担了不可觑的作用。《唐诗风云会》在常规比赛外设立了国际专场。“老外拼唐诗”在国人的目光中似乎有点“小儿科”,而节目播出完毕后,却意外的获得了业务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有网友留言:“没想到这些老外可以知道这么多唐诗和他们的历史,我真是自愧不如。”来自伊朗的选手汤姆就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中国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因为从长安出发的“古丝绸之路”恰好通过汤姆的祖国伊朗,因此他被著名历史学者蒙曼称为“从丝绸之路跑过来的选手”。尽管在比赛中遗憾止步,但汤姆仍然载歌载舞、满面春风,舞台上留下了自己快乐的身影。蒙曼高度评价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伊朗小伙儿就像是“丝绸之路当代的活的灵魂”。
诚然,传播“一带一路”文化不能光靠这样一档电视节目,国家综合软实力的整体提高才是对个文化传播的最为重要的根本手段。但如今,《唐诗风云会》通过陕西卫视的荧屏向丝路上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友好的大门,我们不仅已经走了出去,那些带着对中国文化深度热爱的其它国家的人们也已经走了进来,“爱唐诗”已经成为多国人士的共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