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河山人物史话】王仲一
王仲一(1901年—1931年),原名振翼,字壮飞,张家口阳原县小盐厂村人。
1917年,王仲一远离家乡赴省城太原求学(当时,小盐厂村属山西天镇县),就读于省立太原第一中学。五四运动时,王仲一与贺昌、张友渔等发起组织了山西省学联,后又创办了在山西早期革命思想的传播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平民周报》,成立了“太原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王仲一任团小组长。团组织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被誉为太原马克思主义传习所。
1921年秋,中共北京大学支部批准王仲一转为中共党员。此后,他被派遣到京绥、开滦等路矿从事工人运动。次年,王仲一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劳动大会。同年秋,他到南京浦镇机厂开辟党的工作,建立起江苏省第一个党小组——浦口党小组。
在“二七大罢工”中,王仲一以北方区工委代理书记的身份,参加了罢工最高领导小组,并驻守北京前门车站。罢工受挫后,他又根据党的指示赶回浦镇,与津浦铁路工会主席王荷波一起,在发动了卧轨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京汉铁路的罢工斗争。尔后,王仲一担任中共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劳动委员会副主任。1923年6月,到广州参加了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王仲一在张家口有妹妹和亲友,与京绥铁路很多工人熟悉。因此,常以“学生”身份,以“探亲”为名,活动于张家口、宣化及大同一线。1924年,王仲一被派到张家口做党的工作。他与何孟雄创建了京绥铁路党支部,在各业工人及学生中做发展党的工作。后任张家口特别支部的书记、总工会秘书。6月间,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地方各业工人的团结教育,决定成立张家口市工人俱乐部,由王仲一主持。在铁路工人自己盖起的八间土坯房里,王仲一白天在这里开会、工作,晚上也睡在这里。从外表上来看它是工人业余活动场所,实际上是组织工人学文化、学技术、传播革命思想的地方。1925年,王仲一到北京参加了中共四届二中全会扩大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中共张家口地委,这是在长城以北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地方委员会。王仲一任组织部长。
1927年,在李大钊主持下,北方区委抽调一批中坚力量,支援南方各省的工作。王仲一到武汉做宣传和工运工作,并参加了党的“五大”。之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党派王仲一到天津顺直省委工作,为省委常委、工委书记。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省委决定举行玉田暴动,暴动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彭述之表示要立即再次发动暴动。王仲一提出了不同意见,但他的意见未被采纳。这次暴动又告失败。1928年4月间,王仲一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时,因“顺直省委之错误”,受到撤销候补中央委员的处分,后调上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党团工作。1929年初任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工委书记。1930年后被调回上海,10月又因“顺直问题”被开除党籍。
1931年1月王仲一回到天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他备受折磨,以致精神失常,于“不救致死”。同狱政治犯秘密地为他开了追悼会。
王仲一死后,其弟将遗体收殓,寄葬于北京西直门外广通寺,1949年,北平解放后,在聂荣臻的关怀下,华北军区将他的灵柩移至北京郊区烈士墓地。1958年,其妻子、女儿扶柩返乡,将王仲一安葬在小盐厂祖茔。1990年,和王仲一共同战斗工作过的彭真同志在与山西党史工作者座谈时,专门提到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创始人有王仲一。并指出:“他是共产主义者,我知道的那一段是好的。在山西,要多君宇、王振翼(即王仲一)、贺昌。” (选自《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