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羲之与五石散

2015-05-05 15:31:42来源:大河健康报

打印 字号: T|T
         书法是一种天赋,如今有些官员就有这种天赋,难能可贵,值得称道,作为雅好,不亦乐乎。但是,非要弄个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当当,就显得过分了。

  东晋的时候,绝大多数官员都写一手好字,如果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得有几百几千个。

  北方战乱,世家大族南迁,都要给个官职。南方世族需要安抚,也要给个官职。所以,东晋官多。这些官员,出身世族,文化代代传承,书法都拿得出手。

  王羲之官至厅局级,书法出类拔萃,官职、名望比他大的,都自感书法不如他,如果成立书法家协会,主席非他莫属。

  王羲之不仅给后世留下大量书帖,还留下两个成语。

  一个是“入木三分”。是说他笔力有劲,墨汁浸入木板三分深度。乍一听,言之成理。可是细一想,不符合力学原理。毛笔是软的,墨汁浸入木板的深度与笔力无关。

  另一个是“东床快婿”。说的是当朝太尉郗鉴有女初长成,而宰相王导家族子弟多才俊,太尉郗鉴派管家去宰相王导家里招女婿,王家的管家集合二十多个子弟列队供挑选,点名,少一个,两个管家寻到东厢房,见一男孩“坐在东床坦腹而食,独若不闻”。太尉的管家回去禀报太尉,太尉说就选这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王羲之,宰相王导的堂侄。“东床”是指东厢房的床,晋代的床不是睡觉的,而是坐具。

  这两个成语故事,载于《晋书·王羲之传》。传文还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服食”是道教用语,就是服药,不是有病服药,而是无病服药,以求颐养性情、延年益寿。在当时,就是服食“五石散”,五种石头分别研粉按比例配制的散。这五种石头都是中药材,中药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服用“五石散”雅好,在魏晋时期的上流社会很流行。“五石散”本来可以治病,但是无病滥用,就有毒副作用。立竿见影的毒副作用是“神明开朗”,这其实是神经兴奋,可是古人哪里懂得现在的科学道理,直以为能够颐养性情。还想延年益寿,就坚持长期服用,最终损害了全身。王羲之留下的书帖常有这样的词句:“吾服食久,尤为劣劣”,“烦不得眠”,“食至少”,“大吐”,“沉滞兼下”等等。今人在欣赏王羲之书帖的同时,也在阅读他自述的病历。

  “五石散”含有各种矿物元素。有些是人体需要的,但不需要那么多,多则有害;有些是人体不需要的,服食即有害;有些有剧毒,如汞、砷、镉、钡等;有些是放射性元素,更是贻害无穷。

  服食“五石散”导致王羲之晚年一身病,只活了59岁。

  王羲之儿子王献之,书法与其父齐名,也服食“五石散”,只活了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