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传承孝道文化 建设和谐社会

2015-04-29 16:42:06来源:铁岭日报

打印 字号: T|T
  传统文化赋予了孝道丰富的内涵。首先孝道是一种恭敬的态度。在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根本是要人心存敬意,不敬,孝就失去本源,进而强调对人、对事、对天地万物,都要心存敬意,方可成就君子之德。很多人认为,孝道就是小辈对长辈好,就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安度晚年。这当然是孝,但在儒家的孝道伦理中,更注重的是恭敬、敬重。

  孝道是一种亲情间的温馨互动。现代很多人往往把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简单化、狭隘化,认为孝顺父母就是照顾好父母,实际上,这是孝敬的一部分,不是孝敬的全部。真正的孝敬尊长,就要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让自己的德行不断长进。《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的,如果我要孝敬父母,就应该善待自己,好好爱护父母给的这个身体。

  孝道是古人修身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不仅仅是家庭、家族中的伦理意识,规矩礼仪,更承载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是修身之本。中国传统社会把“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修身齐家”则是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重要前提。在儒家思想中,认为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道开始从侍奉父母做起,中间的阶段是效忠君王,最终要建功立业,这才是孝的圆满结果,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绝不仅仅局限于家庭或是家族的范畴,不单纯是“善事父母”的伦理意识和规范,讲担当、讲社会责任。孝实质上是一种为人处事的修养,是健全人格的起点和标志。

  我们要在生活中积极传承孝道文化,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孝道文化,让孝心、爱心、善心温暖每一个人,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促进建立在家庭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稳定。为此,一是广泛开展孝道文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氛围。二是注重孝道传承的现代适应性。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产生了新现象,距离、精力、人力都发生变化,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文化,也要注重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传承。三是领导干部要在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中发挥带头作用。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能以一颗对父母的恭敬、敬爱之心对待工作、对待群众,我们的政德修养就会越来越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孝行就会汇集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