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时光变迁 王安石的这些关于鄞州的诗文

2015-04-29 09:36:04来源:凤凰宁波综合

打印 字号: T|T
    宁波天一阁,中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在它的北面,有一片著名的明州碑林,辨认那些因岁月剥蚀而显得有些模糊的字迹,发现很多碑文的开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王文荆公”——他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诗文书鄞州

王安石才华横溢,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鄞县留下了数十篇文章诗词。王安石在鄞县创作的诗文,书写了他在鄞县的见闻和内心情怀,如

《泊姚江》二首: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

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

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天童山溪上》: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鄞县西亭》:

收功无路去无田,窃食穷城度两年。

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

《戏赠育王虚白长老》:

白云山顶病禅师,昔日公卿各赠诗。

行尽四方年八十,却归荒寺有谁知。

《请杜醇先生入县学书》:

之一:

人之生久矣,父子、夫妇、兄弟、宾客、朋友,其伦也。孰持其伦?礼乐、刑政、文物、数制、事为,其具也。其具孰持之?为之君臣,所以持之也。君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君;臣不得师,则不知所以为臣。为之师,所以并持之也。君不知所以为君,臣不知所以为臣,人之类,其不相贼杀以至于尽者,非幸欤?信乎其为师之重也。古之君子,尊其身,耻在舜下。虽然,有鄙夫问焉而不敢忽,敛然后其身似不及者。有归之以师之重而不辞,曰:“天之有斯道,固将公之,而我先得之,得之而不推余于人,使同我所有,非天意,且有所不忍也。”某得县于此逾年矣,方因孔子庙为学,以教养县子弟,愿先生留听而赐临之,以为之师,某与有闻焉。伏惟先生不与古之君子者异意也,幸甚。

之二:

惠书何推褒之隆而辞让之过也。仁人君子有以教人,义不辞让,固已为先生道之。今先生过引孟子、柳宗元之说以自辞。孟子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者,谓无诸中而为有之者,岂先生谓哉!彼宗元恶知道?韩退之毋为师,其孰能为师?天下士将恶乎师哉?夫谤与誉,非君子所恤也,适于义而已矣。不曰适于义,而唯谤之恤,是薄世终无君子,唯先生图之。示诗质而无邪,亦足见仁人之所存,甚善,甚善! 

《明州新修刻漏铭》:

戊子王公,始治于明。丁亥孟冬,刻漏具成。

追谓属人,嗟汝予铭。自古在昔,挈壶有职。

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弗棘弗迟。

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召之。

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

呜呼有州,谨哉维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

在《离鄞至菁江东望》中,王安石对在鄞县的生活和鄞县人民充满了眷恋之情:“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

而在多年之后,他又在《忆鄞县东吴太白山水》中深情忆起鄞县:“孤城回首距几何,忆得好处长经过。最思东山春树霭,更忆南湖秋水波。三年飘忽如梦寐,万事感激徒悲歌。应须饮酒不复道,今夜江头明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