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治游历岳麓书院

历年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到岳麓书院寻访,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文。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岳麓书院讲堂后壁嵌的诗碑中,我们发现了镇江清代书法家、诗人王文治在这里的足迹。
王文治有“淡墨探花”之誉,他一生好游,足迹遍及江南各地。他做知府时曾远游云南,又去过湖南探亲,看望弟弟王文明;去过湖北,拜访好友。乾隆五十四年(1789)冬,王文治第二次楚游。这次楚游,有他的好友、著名画家潘莲巢和孙女王玉燕陪同,除了看望王文明,他主要的“游程”放在了湖广总督毕沅那里。王文治和毕沅是同期高中的一甲进士,一直保持着挚友关系。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冬至后的第二天,王文治应毕沅的邀请,和张姚成、罗典等一起,游历了岳麓书院,登上了岳麓山顶,并作诗一首:
海纳万水斯深深,岳罗众山斯森森。
衡山七十二峰相辅弼,至此直注湘江阴。
湘江涵青山削绿,百道烟霏散还束。
以山临水此其巅,以岳观山此其麓。
制府夙钟川岳灵,言自华嵩移羽旌。
嵩形如卧华如立,未抵大贤胸次云。
涛横我持渔竿过,洞庭天风三日扬。
飞舲维舟正奏款乃曲,又邀我向名山行。
乌府先生返珂里,紫薇使者輶轩止。
皋比说经铿若钟,玉尺量才澄若水。
是皆海内之大儒,高怀朴学同而殊。
平时雪棹何处访,忽尔星堂异地俱。
从来气类相感发,如谷应声磁引铁。
制府才名三十春,朝野倾心拱卿月。
是日风和天宇朗,半陂浸山荟林莽。
扪萝穿磴出幽岑,豁然江流泻胸平似掌。
归涂夕阳松树颠,山中沉沉如小年。
人生获此友朋山水乐,不羡蓉城蓬岛为飞仙。
这首诗不仅收入了《梦楼诗集》,诗中佳句还被刻入了岳麓书院的诗碑。诗碑是毕沅在湖广总督任上时撰书,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罗典嵌立的。碑中所记的内容即为他们那次同游写的诗。罗典是当时的岳麓书院山长,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县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曾授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河提督四川学政、鸿胪寺少卿等职。
诗碑上还有张姚成撰写的跋文。张姚成是当时的提督湖南学政。字自东,一字讱轩,号忍斋,仁和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碑文记载了这次毕沅和一班好友会集岳麓书院,遍游诸名胜,又攀上岳麓山绝顶的过程,记录了好友们在一起欣赏古刻、叙旧论文的快乐心情。他的跋文写的也是诗情画意:
绝蹬霞关费仰窥,钟声送客出钦巍。绛纱绪衍南轩脉,翠玉书摩北海碑。泉石松窗诗并丽,文章芸箧岳争奇。学澜比似云澜阔,不到登峰哪得知。
既描述了登山远眺的山水之乐,又写出了友人相约观碑赏文的场景。他还特别提到王梦楼赋七言古一章有云:“以山临水此其颠,以岳观山此其麓”,称赞他和毕沅的诗意相通,都是写诗的高手。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