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请善待“王铎”

2015-04-02 11:31:09来源:

打印 字号: T|T
   王铎,众所周知,明末清初著名书家。近年在拍卖市场中,成绩斐然。2014年秋拍,嘉德拍卖专门设立了“王铎的笔底毫端”个人专场,20件作品仅仅流拍一件,取得了8214万元的成交额。


   可以说,本场拍卖从规模、成交率、成交额来看都非常圆满。除此之外,今年秋拍其他拍卖公司也纷纷打王铎牌,好不热闹。
 

   一夜之间,王铎似乎成为古代书画板块的市场宠儿。但是,比较一下最近几年王铎的市场表现,我们会发现2010年匡时5周年拍卖时,4件王铎书法作品成交总额过亿元。其中《雒州香山作》更是以4536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王铎的个人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王铎也成为古代书法市场新的标杆。此外,在翰海拍卖2011年春拍中,王铎的作品《行草书条屏》拍出了4140万元;同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王铎的《草书诗卷》以2680万元成交。从目前可以得到的数据看,千万元级别对王铎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但是,单件作品的落槌价超过估价好多倍,这的确反映出王铎书法众人追捧的现实。我们通过现象去看本质,得到的结论应该是什么呢?从两个方面说。第一,收藏家的跟风。艺评人罗伯特?休斯曾如此形容美国纽约的收藏家:“他们多半是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他们集中行动,像竹荚鱼一样,都是一个动作。他们在群体中寻找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想要朱利安?施纳贝尔,所有的人都会想要施纳贝尔;如果一个人买了基思?哈林,马上就会有200幅哈林卖出去。”虽然罗伯特说的是纽约藏家,但是道理相通。第二,对艺术家及上拍作品缺乏深入的了解。不难想象,目前财力雄厚的大收藏家年龄都在50岁左右,他们所受的教育相对来说都不是特别高,但是“白石画虾”“悲鸿画马”却是连一个黄毛丫头都知道的。这个年龄段的人成为富豪后,对儿时耳熟能详的大师肯定非常热衷,积极地追逐。因此,就古代书法来说,他们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二王,但市场上二王作品又几乎难觅, 所以他们追求颜筋柳骨,而亦不可得。之后,便是盲目地追求名气,附庸风雅,这与书法精神悖逆。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 淋漓痛快。吴昌硕赞其书法曰:“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 启功先生也有言曰:“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王铎作品在后世各个阶段的书法家中的地位首屈一指,其气势较米芾更为洒脱,不求细节,全讲篇幅气势。并且,所谓的“南董北王”之说,也只是时态上的简单概括,决不能代替两人在当时书法界的呼应关系。因此,王铎作为数百年来书法第一人的地位无可撼动。


   附庸风雅与利益熏心是当今文艺界的毒瘤,浮于形式的追求艺术和短期套现炒高价格的行为只会让“王铎”在数百年后,被这些利益驱使的、无知的人操纵,真正的文化却难以传播,文人精神、书法情怀都成为有钱人的新装。因此,艺术市场应该是大浪,淘出金沙,而不是人为操作的水管,随意撒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