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性格决定饮食习惯
英媒称,别在意你的体型、代谢率和血糖水平了,真正决定你肥胖程度的是性格。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24日报道,瑞士的一项研究显示,性格外向、神经过敏和没条理的人最有可能饮食过量。
与此同时,研究者称,喜欢体验新事物和认真负责的人大嚼高热量零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研究人员编撰了关于饮食习惯、食物选择和性格的三份问卷,并收集了1000份答案。
性格问卷包括五种基本性格维度: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亲和力和神经质程度。
研究人员卡门·凯勒说:“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性格实际上会决定他为什么吃东西和吃什么东西。缺乏责任心会让人冲动进食,并在面对美味时丧失自控能力。”
她又说,神经质的人可能会吃过多高热量的食品来应对他们的负面情绪。
外向的人可能会吃更多油腻的食品,喝更多的酒,因为他们倾向于同其他人在社交场合一起用餐。那些喜欢体验新事物的人会吃更多水果、蔬菜与沙拉,并倾向于少吃肉。
研究人员大致确定了三种饮食类型。“欢宴者”是不断吃东西的人,因为他们从不感到饱。“持续渴求者”是无法停止想念食物的人。“情绪性食客”则一遇到麻烦就大吃零食。
一名研究人员说,“欢宴者”无法释放足量的GLP-1激素,而这种激素会告诉大脑你吃饱了。他说:“如果你去吃自助餐,却从来不觉得饱,那你很可能是一名‘欢宴者’。而那些有很多‘肥胖基因’的人就是‘持续渴求者’。”
延伸阅读缺觉会变胖? 研究称睡眠缺乏或引发肥胖和糖尿病
中新网3月16日电据外媒报道,研究发现,如果你需要在周末为周中的睡眠缺乏补觉的话,那么你得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通过对522人的睡眠习惯研究发现,越是周中睡眠不好的人,越容易诱发以上症状。
这项在内分泌社团年会上发布的研究结果,建议有这些病症的人应该增加睡眠。专家们对这项发现报以兴趣,并建议把这个想法应用到更多人群中去检测。
以往的研究早已得出结论,从事“三班倒”工作会快速地将一名健康的人带入糖尿病前兆症状。让体内的生物钟不能同步的做法将干扰体内荷尔蒙的自然节奏 ,并由此产生诸多健康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来自工作的压力和频繁的社交生活,让人们最终做出了周中少睡觉、周末补觉的妥协。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这种牺牲休息的做法对健康的更深影响。
这项研究由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和卡塔尔的维尔-康奈尔医学院牵头,他们研究的课题叫做“睡眠债”,通过比对周中和周末的晚间睡眠时间差异来进行研究。
该研究小组的塔西里教授说:“好像说起来每天少睡个半小时不算什么,但我们发现这足以对诱发肥胖、和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产生显著影响。”
这项研究的出资方是英国卫生部。让研究人员目前迷茫的是对改善睡眠后的影响的研究。这样,如果人们能每天努力多睡一会儿的话,就用不着等到周末睡懒觉了。
英国萨里大学的高级讲师罗伯森博士评价说:“这项研究通过不断地从没有患有二型糖尿病的健康人群中提取数据来进行研究,确实很有趣。”
他强调,现在用这项研究初步得到的结论来指导公众健康还为时尚早。他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他说:“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针对睡眠缺乏和新陈代谢好处的随机控制测试。但这项干预将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将是巨大的。”
(2015-03-16 09:18:19)
延伸阅读英媒:少晒太阳易致肥胖与糖尿病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
英媒称,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是导致Ⅱ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然而现在,科学家却发现,缺乏阳光照射比肥胖更可怕,前者更易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24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警告称,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肥胖,尤其易患Ⅱ型糖尿病。
研究称,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群相比,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更容易患前驱糖尿病,即血糖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予治疗,很可能会在十年内发展成Ⅱ型糖尿病。此外,这一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几率也会升高。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更易患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影响血管的疾病。
西班牙研究人员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缺乏被称为“阳光维生素”的维生素D比体重超标更易导致糖尿病。这是因为,维生素D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体内的葡萄糖代谢。
在该项研究的对象中,没有糖尿病或血糖紊乱的肥胖人群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要高于糖尿病患者。而研究对象中体型苗条的糖尿病或前驱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通常偏低。
维生素D帮助促进钙的吸收,而钙能够保持骨头和肌肉强壮,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预防湿疹和哮喘等疾病。
人体内绝大部分维生素D要靠皮肤吸收阳光生成,不过一些食物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如维生素D加强型牛奶、高脂鱼类和鸡蛋。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0亿人因晒太阳少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水平偏低。
西班牙马拉加大学的曼努埃尔·马西亚斯-冈萨雷斯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与肥胖相比,维生素D和葡萄糖代谢的关系更密切。”
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和肥胖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机体罹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疾病的几率。
他说:“普通人或可通过均衡饮食和充足的户外运动来降低患病风险。”
(2015-02-27 10:56:42)
延伸阅读英国《自然》杂志刊登史上最大肥胖基因图谱
参考消息网2月13日报道
英媒称,研究小组查遍了30多万人的基因文库,绘制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肥胖基因图谱。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11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90多个新的基因区,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发胖。
美国人体测量学性状遗传研究协会研究人员分析了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的比例)背后的遗传因素。
在另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报告中,研究人员具体分析了在脂肪被分配给全身的过程中遗传因素发挥了什么作用。例如,与大腿脂肪相比,腹部脂肪能引起更多健康问题。
约有33个最新被确认的基因区与全身脂肪分配有关,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有些人是梨形身材,而另一些人腹部脂肪更多。
研究人员还确定了60多个影响体重指数的基因区,这个数字是此前已知此类基因区的3倍。其中一些基因区还与神经系统有关。
研究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斯佩利奥蒂斯说,这个发现令她吃惊。她说:“我们想到肥胖时,通常不会想到神经系统。这改变了我们对肥胖的认识:肥胖不仅是一种新陈代谢疾病,也许它还有神经学基础。”
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基因与人们如何控制食欲有关,另一些基因与认识和记住食物有关。
但研究人员尚未完全了解有些基因区对肥胖的影响。
斯佩利奥蒂斯说,这些被发现的基因区的多样性说明易胖体质不仅与一种基因有关。“这降低了一种减肥方法对所有人都有效的可能性。”
她说:“现在,我们根据性别和年龄提供有关健康生活和体重的一般建议。但我们希望,有一天这种遗传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部主任彼得·韦斯伯格说:“我们知道,肥胖,尤其是囤积在腹部的脂肪,可能导致糖尿病和心脏病,但我们对其成因知之甚少。”
韦斯伯格表示:“这些研究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确认了可能导致肥胖或将肥胖与糖尿病和心脏病相连的生化路径中的基因。了解这些生化路径将帮助我们想出新办法,以预防肥胖及其导致的严重健康问题。”
(2015-02-13 11:34:00)
延伸阅读美媒:儿童喝牛奶利弊参半 或导致贫血和肥胖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外媒称,我们都听过关于牛奶的各种宣传:它对身体有益,它是天然饮品,它能让骨骼强健。在这些宣传口号之下长大的人从小就被要求每天喝几杯牛奶,因为它有好处。但是,孩子真的需要喝这种白色的东西吗?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25日报道,其实喝牛奶的理由是很薄弱的。尽管牛奶里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但这些营养成分其他食物里也有。而且,专家说,现在没有证据表明喝牛奶能减少骨折,此外喝得太多还会导致贫血和肥胖。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阿什维尔分校营养学教授埃米·拉努说:“孩子真的必须喝牛奶吗?当然不是。”她表示,世界上大多数人在断奶之后都不喝牛奶,但他们也并不缺营养。
下面就来看看喝牛奶的好处和可能的坏处。
好处: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牛奶中的钙质能使骨骼更强健。牛奶中通常还添加了维生素D。牛奶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热量,这对生长期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的儿科医生乔纳森·马圭尔说,挑食的人很难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而牛奶是获取这些营养的简单方式。
宣传过度:拉努说,除了牛奶,还有其他许多食物含有丰富的钙质,比如坚果、豆类和绿色蔬菜等。让孩子骨骼强健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户外活动。而且,早餐谷物、橙汁和豆奶等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至于蛋白质,像豆类和鸡蛋等都与牛奶的含量差不多。
坏处: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而乳糖是牛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马圭尔说,钙还会影响铁质的吸收,也就是说,喝太多牛奶可能导致贫血。而高热量的牛奶还可能导致肥胖。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三杯以上牛奶的学龄前儿童个子一般都比较高,但也更容易肥胖和超重。另一个问题是,牛奶喝得过饱可能会导致其他健康食物摄取少。
马圭尔发现,每天两杯牛奶能使孩子体内维持良好的铁质和维生素D水平,这也是美国儿科学会的推荐牛奶摄取量。但假如孩子就是不喜欢喝牛奶或者对牛奶不耐受,家长也不必强迫。家长完全可以用其他食物来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24日报道,瑞士的一项研究显示,性格外向、神经过敏和没条理的人最有可能饮食过量。
与此同时,研究者称,喜欢体验新事物和认真负责的人大嚼高热量零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研究人员编撰了关于饮食习惯、食物选择和性格的三份问卷,并收集了1000份答案。
性格问卷包括五种基本性格维度: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亲和力和神经质程度。
研究人员卡门·凯勒说:“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性格实际上会决定他为什么吃东西和吃什么东西。缺乏责任心会让人冲动进食,并在面对美味时丧失自控能力。”
她又说,神经质的人可能会吃过多高热量的食品来应对他们的负面情绪。
外向的人可能会吃更多油腻的食品,喝更多的酒,因为他们倾向于同其他人在社交场合一起用餐。那些喜欢体验新事物的人会吃更多水果、蔬菜与沙拉,并倾向于少吃肉。
研究人员大致确定了三种饮食类型。“欢宴者”是不断吃东西的人,因为他们从不感到饱。“持续渴求者”是无法停止想念食物的人。“情绪性食客”则一遇到麻烦就大吃零食。
一名研究人员说,“欢宴者”无法释放足量的GLP-1激素,而这种激素会告诉大脑你吃饱了。他说:“如果你去吃自助餐,却从来不觉得饱,那你很可能是一名‘欢宴者’。而那些有很多‘肥胖基因’的人就是‘持续渴求者’。”
延伸阅读缺觉会变胖? 研究称睡眠缺乏或引发肥胖和糖尿病
中新网3月16日电据外媒报道,研究发现,如果你需要在周末为周中的睡眠缺乏补觉的话,那么你得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通过对522人的睡眠习惯研究发现,越是周中睡眠不好的人,越容易诱发以上症状。
这项在内分泌社团年会上发布的研究结果,建议有这些病症的人应该增加睡眠。专家们对这项发现报以兴趣,并建议把这个想法应用到更多人群中去检测。
以往的研究早已得出结论,从事“三班倒”工作会快速地将一名健康的人带入糖尿病前兆症状。让体内的生物钟不能同步的做法将干扰体内荷尔蒙的自然节奏 ,并由此产生诸多健康问题。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来自工作的压力和频繁的社交生活,让人们最终做出了周中少睡觉、周末补觉的妥协。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进一步研究这种牺牲休息的做法对健康的更深影响。
这项研究由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和卡塔尔的维尔-康奈尔医学院牵头,他们研究的课题叫做“睡眠债”,通过比对周中和周末的晚间睡眠时间差异来进行研究。
该研究小组的塔西里教授说:“好像说起来每天少睡个半小时不算什么,但我们发现这足以对诱发肥胖、和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产生显著影响。”
这项研究的出资方是英国卫生部。让研究人员目前迷茫的是对改善睡眠后的影响的研究。这样,如果人们能每天努力多睡一会儿的话,就用不着等到周末睡懒觉了。
英国萨里大学的高级讲师罗伯森博士评价说:“这项研究通过不断地从没有患有二型糖尿病的健康人群中提取数据来进行研究,确实很有趣。”
他强调,现在用这项研究初步得到的结论来指导公众健康还为时尚早。他说:“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他说:“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针对睡眠缺乏和新陈代谢好处的随机控制测试。但这项干预将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将是巨大的。”
(2015-03-16 09:18:19)
延伸阅读英媒:少晒太阳易致肥胖与糖尿病
参考消息网2月27日报道
英媒称,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是导致Ⅱ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然而现在,科学家却发现,缺乏阳光照射比肥胖更可怕,前者更易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24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警告称,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更容易肥胖,尤其易患Ⅱ型糖尿病。
研究称,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群相比,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更容易患前驱糖尿病,即血糖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予治疗,很可能会在十年内发展成Ⅱ型糖尿病。此外,这一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几率也会升高。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更易患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影响血管的疾病。
西班牙研究人员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缺乏被称为“阳光维生素”的维生素D比体重超标更易导致糖尿病。这是因为,维生素D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体内的葡萄糖代谢。
在该项研究的对象中,没有糖尿病或血糖紊乱的肥胖人群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要高于糖尿病患者。而研究对象中体型苗条的糖尿病或前驱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通常偏低。
维生素D帮助促进钙的吸收,而钙能够保持骨头和肌肉强壮,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预防湿疹和哮喘等疾病。
人体内绝大部分维生素D要靠皮肤吸收阳光生成,不过一些食物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如维生素D加强型牛奶、高脂鱼类和鸡蛋。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0亿人因晒太阳少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水平偏低。
西班牙马拉加大学的曼努埃尔·马西亚斯-冈萨雷斯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与肥胖相比,维生素D和葡萄糖代谢的关系更密切。”
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和肥胖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机体罹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疾病的几率。
他说:“普通人或可通过均衡饮食和充足的户外运动来降低患病风险。”
(2015-02-27 10:56:42)
延伸阅读英国《自然》杂志刊登史上最大肥胖基因图谱
参考消息网2月13日报道
英媒称,研究小组查遍了30多万人的基因文库,绘制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肥胖基因图谱。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11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90多个新的基因区,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发胖。
美国人体测量学性状遗传研究协会研究人员分析了体重指数(体重与身高的比例)背后的遗传因素。
在另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报告中,研究人员具体分析了在脂肪被分配给全身的过程中遗传因素发挥了什么作用。例如,与大腿脂肪相比,腹部脂肪能引起更多健康问题。
约有33个最新被确认的基因区与全身脂肪分配有关,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有些人是梨形身材,而另一些人腹部脂肪更多。
研究人员还确定了60多个影响体重指数的基因区,这个数字是此前已知此类基因区的3倍。其中一些基因区还与神经系统有关。
研究报告主要撰写者之一、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斯佩利奥蒂斯说,这个发现令她吃惊。她说:“我们想到肥胖时,通常不会想到神经系统。这改变了我们对肥胖的认识:肥胖不仅是一种新陈代谢疾病,也许它还有神经学基础。”
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基因与人们如何控制食欲有关,另一些基因与认识和记住食物有关。
但研究人员尚未完全了解有些基因区对肥胖的影响。
斯佩利奥蒂斯说,这些被发现的基因区的多样性说明易胖体质不仅与一种基因有关。“这降低了一种减肥方法对所有人都有效的可能性。”
她说:“现在,我们根据性别和年龄提供有关健康生活和体重的一般建议。但我们希望,有一天这种遗传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部主任彼得·韦斯伯格说:“我们知道,肥胖,尤其是囤积在腹部的脂肪,可能导致糖尿病和心脏病,但我们对其成因知之甚少。”
韦斯伯格表示:“这些研究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确认了可能导致肥胖或将肥胖与糖尿病和心脏病相连的生化路径中的基因。了解这些生化路径将帮助我们想出新办法,以预防肥胖及其导致的严重健康问题。”
(2015-02-13 11:34:00)
延伸阅读美媒:儿童喝牛奶利弊参半 或导致贫血和肥胖
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外媒称,我们都听过关于牛奶的各种宣传:它对身体有益,它是天然饮品,它能让骨骼强健。在这些宣传口号之下长大的人从小就被要求每天喝几杯牛奶,因为它有好处。但是,孩子真的需要喝这种白色的东西吗?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25日报道,其实喝牛奶的理由是很薄弱的。尽管牛奶里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但这些营养成分其他食物里也有。而且,专家说,现在没有证据表明喝牛奶能减少骨折,此外喝得太多还会导致贫血和肥胖。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阿什维尔分校营养学教授埃米·拉努说:“孩子真的必须喝牛奶吗?当然不是。”她表示,世界上大多数人在断奶之后都不喝牛奶,但他们也并不缺营养。
下面就来看看喝牛奶的好处和可能的坏处。
好处: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牛奶中的钙质能使骨骼更强健。牛奶中通常还添加了维生素D。牛奶中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热量,这对生长期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的儿科医生乔纳森·马圭尔说,挑食的人很难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而牛奶是获取这些营养的简单方式。
宣传过度:拉努说,除了牛奶,还有其他许多食物含有丰富的钙质,比如坚果、豆类和绿色蔬菜等。让孩子骨骼强健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户外活动。而且,早餐谷物、橙汁和豆奶等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至于蛋白质,像豆类和鸡蛋等都与牛奶的含量差不多。
坏处: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而乳糖是牛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马圭尔说,钙还会影响铁质的吸收,也就是说,喝太多牛奶可能导致贫血。而高热量的牛奶还可能导致肥胖。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三杯以上牛奶的学龄前儿童个子一般都比较高,但也更容易肥胖和超重。另一个问题是,牛奶喝得过饱可能会导致其他健康食物摄取少。
马圭尔发现,每天两杯牛奶能使孩子体内维持良好的铁质和维生素D水平,这也是美国儿科学会的推荐牛奶摄取量。但假如孩子就是不喜欢喝牛奶或者对牛奶不耐受,家长也不必强迫。家长完全可以用其他食物来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