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王氏故居
提起何应钦应是无人不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同样不凡的王伯群以及他的弟弟王文华。清光绪时期,位于兴义市下五屯景家屯村的王氏一家,可谓是显赫一方。在兴义市王氏故居遗址上,留存下来的种种遗迹仍然证明着当时王氏四合大院的富丽堂皇。
狮子山峭壁上题书
无数块砌成整个四合院院墙的巨石,如今随着墙壁的倾塌而凌乱地堆积。房子原来的木质结构已经全然不见踪影,但地面上精心雕琢的台阶和房梁基座仍然保持着原先的奢华。已经被完全封堵住的大门,虽然没了原来的气派,但有些残破的门楣仍然彰显着当时王家的显赫地位。从院墙凸出来的石烛台,整整齐齐的房屋布局,占地颇广的四合大院,无一不显露出王家大院曾经的尊贵气象。
文物保护碑志
显赫的家族必定有很奇特的故事,而这奇特的故事又与人们都熟悉的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王伯群与王文华的故事也不例外,他们的命运如同史诗一般荡气回肠,伴随着近代的中国一同迭起沉浮。如今的王氏故居里,随意生长的杂草,到处横陈的残砖断瓦,一副断壁残垣的悲惨画卷似乎都在印证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孕育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乱世家国梦。
倾塌的院墙
王伯群(1885-1944年),原名文选,又名荫泰,以字行,贵州兴义下五屯景家屯人,贵州军阀刘显世之外甥。年幼时从父学易、书二经,又学阳明学、四书等。18岁丧父,从贵州姚茫父、熊范舆、徐叔群三人专攻读《孟子》、《左传》和数理学。后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便加入中国同盟会。后任交通部长等职,平生不畏强权,尽力为国谋利益。
从墙中凸出来的石烛台
王文华(1889-1921),字电轮,号果严,王伯群之胞弟,兴义景家屯人。幼年入塾读书,毕业于兴义笔山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窦简之等结伴上贵阳,考入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后转入贵阳优级师范选科,肄业文科,精研史地。
砌成院墙的石块随地堆积
20世纪初曾任黔军总司令的王文华,早年参加过革命党,跟随国父孙中山、蔡锷将军发起“护国运动”,征战川、湘,使袁世凯倒台。孙中山曾称王文华为“西南后起之秀”;而保皇派视为眼中钉,于是将他刺杀于上海“一品香”酒店,现葬于杭州西湖小孤山。后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