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兴义王氏故居

2015-03-08 10:38:11来源: 兴义之窗 王壮林 余伟伟

打印 字号: T|T

  提起何应钦应是无人不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同样不凡的王伯群以及他的弟弟王文华。清光绪时期,位于兴义市下五屯景家屯村的王氏一家,可谓是显赫一方。在兴义市王氏故居遗址上,留存下来的种种遗迹仍然证明着当时王氏四合大院的富丽堂皇。


  狮子山峭壁上题书

  无数块砌成整个四合院院墙的巨石,如今随着墙壁的倾塌而凌乱地堆积。房子原来的木质结构已经全然不见踪影,但地面上精心雕琢的台阶和房梁基座仍然保持着原先的奢华。已经被完全封堵住的大门,虽然没了原来的气派,但有些残破的门楣仍然彰显着当时王家的显赫地位。从院墙凸出来的石烛台,整整齐齐的房屋布局,占地颇广的四合大院,无一不显露出王家大院曾经的尊贵气象。

  文物保护碑志

  显赫的家族必定有很奇特的故事,而这奇特的故事又与人们都熟悉的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王伯群与王文华的故事也不例外,他们的命运如同史诗一般荡气回肠,伴随着近代的中国一同迭起沉浮。如今的王氏故居里,随意生长的杂草,到处横陈的残砖断瓦,一副断壁残垣的悲惨画卷似乎都在印证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孕育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乱世家国梦。

  倾塌的院墙

  王伯群(1885-1944年),原名文选,又名荫泰,以字行,贵州兴义下五屯景家屯人,贵州军阀刘显世之外甥。年幼时从父学易、书二经,又学阳明学、四书等。18岁丧父,从贵州姚茫父、熊范舆、徐叔群三人专攻读《孟子》、《左传》和数理学。后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便加入中国同盟会。后任交通部长等职,平生不畏强权,尽力为国谋利益。

  从墙中凸出来的石烛台

 

  王文华(1889-1921),字电轮,号果严,王伯群之胞弟,兴义景家屯人。幼年入塾读书,毕业于兴义笔山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窦简之等结伴上贵阳,考入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后转入贵阳优级师范选科,肄业文科,精研史地。

  砌成院墙的石块随地堆积

  20世纪初曾任黔军总司令的王文华,早年参加过革命党,跟随国父孙中山、蔡锷将军发起“护国运动”,征战川、湘,使袁世凯倒台。孙中山曾称王文华为“西南后起之秀”;而保皇派视为眼中钉,于是将他刺杀于上海“一品香”酒店,现葬于杭州西湖小孤山。后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