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参与 留住元宵节传统文化
客观而言,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转型过程中,本是春节中的重要构成——“元宵节”,对于出外打拼的人而言,很难返回故乡在吃顿团圆饭,在外过年冷暖自知,没有年味。对于城市生活长久的人来说,随处可见的速冻汤圆随处可见,亲手做元宵参与的快乐感越来越少;阖家团聚的幸福被“低头族”搞起了破坏,剩下的只是长者失落的眼神。沟通变得越来功利化。诸如“工资收入”、“逼婚催嫁”这类功利化的话题冲淡着浓浓的年味。
笔者认为,在许多“洋节”的冲击下,不要忽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有浓厚文化底蕴,对开展传统民俗文化教育,营造和谐文明的精神氛围,提高百姓的道德素质,汇聚民族力量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让元宵节传统文化慢点式微,重在人人参与。作为春节文化中的精髓—“元宵节”要吸引最活跃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将传统的一些诸如挂闹花灯、猜灯谜、舞龙狮、踩高跷等活动与年轻人的现代娱乐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掘这一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参与度。
让元宵节传统文化慢点式微,需要构建机制。政府相关保护部门需要建立一支民俗文化传播队伍,发挥一些社区的作用,开展民俗文化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利用文化场馆开展民俗文化的专家讲堂,弘扬民俗文化的精髓,并传“真善美”的道德取向,宣扬文明新风尚。
让元宵节传统文化慢点式微,贵在与时俱进。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在内容上要和时代涌现出的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相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感和感召能力。同时,在文化传播方式上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兴沟通工具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精髓,易于百姓接受。
可想而知,元宵节变得有“味道”、有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在实际生活中去多参与活动,多创新内容和形式,去传承和发展文化精髓,去传播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否则,失去了文化精髓的浇筑,何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陈晨)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