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年年过元宵 谁知其来历

2015-03-05 10:22:24来源:杭州网

打印 字号: T|T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不少是强调要“阖家团聚”的,唯有元宵节,打造的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氛围。元宵节被视作是春节最后的高潮,过了这一天,人们就要正式进入新一年的生活,所以民间才有“闹元宵”的习俗。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元宵节的来历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说古时候人间有一位猎人射死了一只迷路的神鸟,天帝大怒,决定在正月十五这天火烧人间。善良的天帝女儿不忍百姓无辜受难,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正当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有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挂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人们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天兵低头往人间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于是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人间也因此获救。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要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为什么叫元宵?西汉时期,汉武帝下令把“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的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这被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称作元宵,又称元夜、元夕。司马迁在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也称灯节。从汉朝起就有元宵燃灯的风俗,而唐代的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初唐四杰”之一诗人卢照邻,曾赋诗云“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述的就是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到了宋朝,元宵节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活动:猜灯谜。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猜谜启迪智慧也饶有兴趣,因而广受欢迎。

     元宵既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食品。在这个节日,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民间传说中,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

     如今,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已成为中国元宵节世代相沿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