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东晋王献之

2015-02-18 14:53:00来源:王瑜臻

打印 字号: T|T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
     王献之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 后娶郗昙之女郗道茂为妻。
     王献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书郎,后转任府丞。被挑选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遂与郗道茂离婚。 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担任自己的长史。
380年(太元五年),谢安因功进拜卫将军,王献之仍担任其长史。 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入朝担任中书令。
385年(太元十年),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他所建立的功勋。王献之还上书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晋孝武帝于是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386年(太元十年),王献之病重,家人为他上表给天神,按道家法规,上表前要本人陈述所犯过失,家人问有何过失,王献之回答说:“别无他事,只惭愧与郗家离婚一事。”不久,王献之即病逝。
      397年(隆安元年),王献之之女王神爱(即晋安帝安僖皇后)被立为皇后,安帝便追赠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王献之世系图
王献之二三事  
原文
献之①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薄,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朗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足徽之②、操之③俱④诣⑤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⑥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⑦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译文
王献之字子敬。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名气,超然洒脱,即使终日在家闲居,举止容貌也不懈殆,他的风流洒脱成为当时之冠。在他几岁大的时候,曾经看门人玩樗蒱,说:“南风不竞。”(这局不行了)门人说:“这小孩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讥笑他见识不广,随口乱说)王献之生气地说:“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于是就拂衣而去了。 他曾经和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个哥哥都说一些生活琐事,王献之只是和谢安寒暄几句。出去之后,有人问谢安,王氏兄弟谁优谁差,谢安说,小的那个好。客人问为什么?谢安说: “优秀的人说话少,因为他说话少,就知道他的优秀了。” 有一次,王献之和王徽之在一个房子里,家里失火。王徽之吓得鞋也顾不得穿,逃了出去。王献之面色不变,被仆人扶着走了出来。 有一天半夜,王献之睡在书斋里,家里来了个小偷,把东西都快偷光了。王献之发现后,慢慢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的,就把它留下吧。”小偷被吓跑了。
王献之善于写隶书,也很会画画。王羲之偷偷跟在他后面,想要趁其不备,在他手中夺走他的笔,但是失败了,叹息说,“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有很大名气!” 王献之曾经在墙上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认为他非常出色,有几百人围观他写字。 桓温曾经他画扇面,他不小心下错了笔,就顺着墨迹花了一条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
注释
①献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
②徽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
③操之:王羲之第六子,擅长草隶。
④俱:全、都。
⑤诣:拜访。
⑥徐:慢慢地。
⑦恒温:东晋重臣。
习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徽之、操之俱(诣)谢安( )
②献之(徐)曰( )
翻译句子。
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
3.少年王献之为人沉稳不慌颇有大将风范,上文讲了他的几个故事。说说当火灾发生盗贼来临时他是怎样表现的。
4.火灾发生时,为什么写王徽之的表现?
5.恒温曾经让王献之给他写扇面,献之一落笔就写错了,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6.由改画一事见王献之怎样的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