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呵护特色遗产才能留住春节原味

2015-02-15 09:28:00来源:青岛文明网

打印 字号: T|T
 2月10日,文化部发布1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令人目不暇接——这其中有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如土家族摆手迎新年、苗族山歌会、藏族羌姆表演等。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还将依托当地非遗特色街区、社区,组织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新华网)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很多人反而开始感叹“年味淡了”。之所以出现如此感叹,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春节往往在文化内涵上有所欠缺,往往聚焦于简单的吃喝玩乐;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进程加速,那些属于春节原生态的东西开始渐渐消失,人们很难再体会到其中的温暖和温情。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文化部发布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春节文化活动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些保护实验区是为了呵护特色文化遗产,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在春节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从而让人们感受春节的原汁原味。由此可见,只有呵护特色遗产,才能留住春节的原味。而呵护特色遗产需要多方合力。  
  春节原味来自哪里?并非来自于我们想象中的“全国一致”,而是在各地不同的风俗下的“百家争鸣”和多姿多彩。如果春节风俗在各地都趋于一致,很多特色文化遗产就将面临消失的危险,不同的少数民族,对于春节都有着不同的民俗和风俗。只有让其充分展示出来,我们才能够获得春节的原汁原味。因此,建立这样的保护区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让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且传递下去,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向前,不仅能给人们提供春节最原汁原味的价值内涵,更是我国春节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故事”中最精彩的篇章。  
  呵护各地春节文化遗产,建立保护区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在保护区内进行文化遗产内涵的传承和挖掘。在传承上,我们需要通过各种传统工艺或者传统民俗的接力,让特色遗产能够在人与人的传递中获得新生;在挖掘上,更需要在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属于整个民族的春节文化特色展示出来,将那些没有确立的确立,没有展示的展示。只有这样,呵护特色遗产才能够有所成效。对春节来说,各种特色文化才能够充分展示和呈现出来,为我们的春节文化增光添彩。  
  18个春节文化特色保护区的确立,是呵护特色文化遗产道路上的一个标杆和标志。它的设立能够启发人们在春节原汁原味的找寻上设立更多的保护区,遵循发现民俗就确立并保护的基本准则,以18个保护区为基调,更大范围地扩展其内容,把更多有特色的民俗遗产纳入到保护之内。这样,我们的春节原味也就能够在各地不同的文化中完全呈现,展露出春节多姿多彩的价值内涵。(特约评论员 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