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缑山文化荟萃·追古篇(五)

2014-12-22 08:13:27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武则天造字刍议
王振东白君良
     中国的汉字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的演变和完善起来。它是人们交流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封建统治者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也曾有意识地编造过一些新字,赋予它一种特殊的意义。武则天造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她父亲是个木材商人,出身贱微。但由于聪明伶俐,十四岁时进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入感业寺。唐高宗即位不久,又被召入宫中,后来高宗病重,无法治理国政,武则天乘机掌握了大权,她为提高自己的出身和地位,于是下令改编《氏族志》为《姓氏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篡夺唐朝政权制造舆论。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武则天欲改国号“唐”为“周”,命凤阁侍郎宗秦客编造新字。宗秦客是武则天的表兄,他心领神会,遂编十几个新字献给武则天。武看后非常高兴,另又编造了一些新字。如:“初”为“口”,“授”为“口”等,于载初元年正月十五日下令一并颁行。其新字如下:
 
     新字中的“曌”是代替武则天过去名字的“照”字,这个“曌”字,也就成了她的专用字。
偃师缑山上的“升仙太子碑”碑文就是武则天于圣历二年(699)撰书的。碑文共2178字,其中共用新字10个:
 
     从以上新编造的这些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用了几种造字法:
一、       会意:
二、       象形:
三、       会意加篆化的:
四、       引用古字的:
五、       一个别字在同一“碑文”中两种写法的:
     武则天为什么要编造这些新字呢?我们不妨对这些字作些分析。武则天自名“曌”,这个“曌”字分拆来就是“日月当空照”的意思。武则天要当皇帝,君临天下,把自己比作日月,使万民仰望,其目的就是为她树立权威。一字之改,其用心就不言自明了。又如武则天在改字中把“日月天地星年”换成了新字,寓意天转地换星移,日月换新天,为她以“周”代“唐”制造舆论。又如将“君”字改为“口”
除“几”部装饰外,其它笔划是一主口,也就是一人说了算,封建社会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同时,又与“周”字相近,使人很容易把它与周的统治联想起来。臣字变成了“口”,等于大臣不要有二心,要忠君,以利统治天下。
     武则天是个女皇帝,在封建社会里,女人要当皇帝这是犯了大忌的,它必然会招来各种非议,于是她就将“天授”,“载出”改为新字,并都以“几”为四字的结构主体,而“几”与凤凰都属同一部首,经过如此一改,女主之尊贵,也就跃然“字”上了。她同时将“诏”改为“制”,“诏”和“制”虽同是代表“天子的话”但因为“诏”和“曌”谐音,必须避讳。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武则天造字是为她的政治服务的,同时也反映了她向往改革的政治特征。这些新字曾流行一时,尤其在中国边境地区使用长达一百二十余年之久,并被后世称为“则天文字”。但由于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特定的统治者服务的,对社会进步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因此,久而久之,其绝大多数也就逐渐地被历史所淘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