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文化荟萃·追古篇(五)
武则天造字刍议
王振东白君良
中国的汉字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的演变和完善起来。它是人们交流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封建统治者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也曾有意识地编造过一些新字,赋予它一种特殊的意义。武则天造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振东白君良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她父亲是个木材商人,出身贱微。但由于聪明伶俐,十四岁时进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入感业寺。唐高宗即位不久,又被召入宫中,后来高宗病重,无法治理国政,武则天乘机掌握了大权,她为提高自己的出身和地位,于是下令改编《氏族志》为《姓氏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篡夺唐朝政权制造舆论。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武则天欲改国号“唐”为“周”,命凤阁侍郎宗秦客编造新字。宗秦客是武则天的表兄,他心领神会,遂编十几个新字献给武则天。武看后非常高兴,另又编造了一些新字。如:“初”为“口”,“授”为“口”等,于载初元年正月十五日下令一并颁行。其新字如下:


偃师缑山上的“升仙太子碑”碑文就是武则天于圣历二年(699)撰书的。碑文共2178字,其中共用新字10个:

一、 会意:





除“几”部装饰外,其它笔划是一主口,也就是一人说了算,封建社会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同时,又与“周”字相近,使人很容易把它与周的统治联想起来。臣字变成了“口”,等于大臣不要有二心,要忠君,以利统治天下。
武则天是个女皇帝,在封建社会里,女人要当皇帝这是犯了大忌的,它必然会招来各种非议,于是她就将“天授”,“载出”改为新字,并都以“几”为四字的结构主体,而“几”与凤凰都属同一部首,经过如此一改,女主之尊贵,也就跃然“字”上了。她同时将“诏”改为“制”,“诏”和“制”虽同是代表“天子的话”但因为“诏”和“曌”谐音,必须避讳。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武则天造字是为她的政治服务的,同时也反映了她向往改革的政治特征。这些新字曾流行一时,尤其在中国边境地区使用长达一百二十余年之久,并被后世称为“则天文字”。但由于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特定的统治者服务的,对社会进步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因此,久而久之,其绝大多数也就逐渐地被历史所淘汰了。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