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缑山文化荟萃·追古篇(一)

2014-12-17 16:43:36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古代文籍关于缑山的记述
     《太平广记》女仙类“缑仙姑”条记曰:西王母姓缑乃 (缑仙)姑之祖也”,“河南缑氏(山).西王母修道之故山 也”。
     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 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举 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水经注》:“休水北历覆釜堆东(疑西字讹),以物象 受名。”《开山图》谓之缑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 乔控鹤斯阜,灵王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其家得遗屣。 俗亦谓之为抚父堆,堆上有子晋祠。刘向《列仙传》云:世 有箫管之声焉。(此句,《列仙传》今脱)
     杜光庭《岳渎名山记•七十二福地》:“缑氏山,子晋升 仙处”。
     《元和郡县志》:“缑氏县缑氏山,在县东二十九里,王 子晋得仙处”。
     《太平寰宇记》:“缑氏县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 上有石室、饮鹤池。”《卢氏嵩山记》云:“覆釜堆,亦名 抚父堆,即缑氏岭也”。
     明《一统志》:“缑氏(山)在县南四十里”。
     《河南通志•山川》云:缑氏山在河南省偃师县南四十 里,孤峰突出,周灵王太子晋升仙之所,上有石室、饮鹤 池,一名覆釜堆。
     《山海经》云:缑山之上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 饮鹤池。《遗山诗注》云:池在豢龙岩下。(缑山)一名覆釜堆。
     乾隆年前《偃师县志•山川》云:豢龙岩在缑山上。
     乾隆年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载:
     柏坡,即缑山之麓有古柏满坡,故名。嘉靖戊子岁荒。居 民始取资食,日久遂歼。
     饮鹤池在缑山上,今(乾隆年间)涸。
     饮马池在治东南仙君保升仙庙西南,即王子晋饮马之池;
     落鹿涧在治南二十五里,子晋射鹿于此,从浮丘公学道处;
     拜马涧在治南三十里,王子晋乘鹤升仙,弃所乘之马于 此,乡人拜之因名;
      葬剑塚在缑山东北一里许,王子晋葬剑之处。战国时有人 伐之,唯剑插立空中,欲进取之,剑作龙吟虎啸,径飞上天;
     灵星坞,浮丘公接子晋仙升之所,今(乾隆年间)迷其处。
     编者按:近代,因山上建有仙君观,人们习惯称“观”为I “庙”,故缑山又叫做庙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