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浙江黄岩西桥王氏

2014-07-01 09:03:48来源: 互联网 章云龙

打印 字号: T|T

    说起黄岩西桥,我们不能不把目光投向九百多年前的北宋。

    宋元佑(1086—1094)年间,县令张孝友率众垒石为桥,于黄岩西江上,一座五洞的桥横卧在碧波上,名为五洞桥,乡人为了纪念他,故又名孝友桥。因桥立城西,也有人称西桥。

    当我走过这座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五洞桥,追寻西桥王氏宗族在黄岩的繁衍史时,不能不提及桥上街这个地名。据说,街在五洞桥上首,故名桥上街。西桥王氏何时与桥上街相牵?时间可追溯到北宋。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西桥王氏先祖太傅 3世孙昌元公次子王琥与三子王珏同登甲子科进士,授官为屯田郎中,屯垦的王家后在黄岩桥上街落户,并在桥上街建有宗祠。宗祠建于何时?在王氏宗族二十八世孙王舟瑶所修的《西桥王氏宗谱》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吾族祠堂,在西桥。创于何代,已不可考。然屹古公序永乐谱云:“每岁冬至,会于祠堂,凡吉凶细大,有关谱牒者,预书别简”。然明初已有祠堂可知矣。

    最早建于北宋元佑六年(1091)的桥上街,历经了900多年风雨飘摇。街中,西桥王氏的祠堂几经兴废,至今仍在。“功高宋室”是黄岩名人吴执御的题额,“服德怀才”、“估启后人”是西桥王氏列祖列宗的遗命。王家的子孙们从桥上街出发,繁衍生息,散落在黄岩的各个角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从一世祖王珏高中进士,一代又一代延续,进士、举人、贡生,京官、地方官、教育家、学者……是这个宗族历史上留下的光芒。

    血脉延续到二十七世,王彦威为其宗族大放光芒。黄岩城关花园巷的王彦威故居现仍基本完好,极具文物价值。遥想当年的军机章京、政务处提调、赏戴花翎阶资政大夫的王彦威,在筹办洋务的使命完成后,告老还乡,在老家建的“奉常第”,虽经不同时代风雨的洗礼,精雕细刻的字迹依然透着穿越历史的力量。镌刻着“礼仪之门是称世族,廉让所宅乃曰仁风”的楹联述说着家风。清代著名书画家赵之谦手笔的门额“望著琅琊”,无疑又是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美景。试想一下,塔影临池,荷叶舒展,与第二进的彩绘花卉、堆塑鸟兽等组成的一幅天然美景的画卷,是何等的美仑美奂!光绪十二年(1886),他在军机处任职,辅佐皇帝处理内外政务,为他颇丰的著述奠定了基础。其撰写的一百八十二卷的《筹办洋务始末记》,在其子外交官王亮再整理后出版的《清季外交史料》一书中,蒋介石、蔡元培、胡适、徐世昌等均为其书作序,足见其书的学术价值和父子二人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王彦威外孙女郑企因飘洋过海留学日本,终成台州医院妇科创始人。

    时光流转,二十八世孙王舟瑶(1858—1925)以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和藏书家的身份又一次光宗耀祖。回望其成长史,名师牵手不能不说是其后来成就的根基。王舟瑶少时就读于九峰书院,幸遇晚清著名的经史、方志、教育家王棻授业,光绪十一年(1885),入杭州诂经精舍,投著名学者俞樾门下时,年轻的王舟瑶已撰有《说文玉篇分部考异》、《读说文札记》等书,深受俞樾赏识。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曾以学行受赏内阁中书衔。后受聘于上海南洋公学,时任南洋公学总理的张元济是当时最开放、最有世界眼光中国学者。王舟瑶与蔡元培先生同教特班。一批社会贤达作为特班第一批学生。在这批学生42人中,有邵力之、黄炎培、胡仁源、李叔同(即后来的弘一法师)等。这些俊才后来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史。同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聘其为经史教习,其才华又一次大放异彩。他编的历史讲义《京师大学堂中国通史讲义》,成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历史教材。著述的《群经大义述》及其间所编经学讲义风行海内,在北京大学的校史上,他与严复、章太炎等同列为北京大学一百多年来的知名校友。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舟瑶首任两广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欧风陆雨浸润,为其打开了世界的视野,他开放式办学,聘请了包括日本人伊藤允美外籍人为老师,为中国教育培养了一批接受现代教育的师资。回到家乡的先生,率先改清献书院为清献中学堂,让学子率先接触自然科学课程,从而使黄岩中学成为浙江省最早的现代中学之一。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光绪二十五年(1899)修成的一百卷的《台州府志》,为台州清代掀起第二次修志高潮。其收藏台州遗书甚富,且多珍本,并编成《默庵藏书目》,在藏书界颇哟扑盛名。

    西桥王氏,还有许多星光熠熠的人物。王恭睦,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赴德国留学,是黄岩第一个获国外理学博士的人,曾任武汉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教授等职,是中国现代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王敬骝,就读于北京大学,著名民族语言学家,佤族文字的创立者,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云南民族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师大博士生导师……

    远去了,历史。西桥王氏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们,秉承耕读传家之祖训,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开放、包容的思想,在历史的星空中发出他们的诸多光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