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广西分居在平、荔、恭三县的廷朝公王家人

2014-06-29 08:39:55来源:广西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荔浦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一支王氏大家族。其始祖王廷朝字友德,出生于明宣德6年(公元1431年)农历正月十七日,是原思恩县人氏。思恩县原属庆远府,现是环江瑶族自治县的一部分,隶属于广西河池市。始祖年青时投身行伍,于明朝中期累立战功,荣封副将。曾率兵镇守粤西庆远府。成化8年(1476年)广西平乐府境内强徒蛮寇戮官劫富,始祖奉命率9子统领兵丁1500余人去平乐府剿寇。经多年苦战,得胜后始祖回原籍思恩县终老,9子则落籍广西平乐府成了本家族的始迁祖。根据平乐府的指派,9子分居9处,其后便分成为现在的9房。经过500多年的繁衍,9房分居在平乐府辖的平乐、荔浦、恭城三县的40个自然村。现有人口6000多人。9房分居地址如下:

长房公惹:居荔浦县马岭镇葛洞、新冲,共有人口700余人。

二房公均:居平乐县平乐镇斋婆嵅、小嵅口、马蹄井、江口、小林。

三房公卿:居平乐桥亭显堆、丰余洞、车洞、老桥、大扒蚂蝗塘。

四房公愿:居平乐镇湖塘、横汀、珠子洲、旺家坪、板山、金山、旱冲、桥头冲、大塘、大扒社背、牛利坪、古帽、沙子紫乐坪、平乐镇。

五房公当:居平乐长滩甘村、大扒小洞、水井背、老塘冲、小王家。

六房公后:始祖之义子,姓潘,未改姓,住平乐二塘里渡。

七房公孟:居平乐马蹄井、金山、人仔山。

八房公游:居恭城莲花镇湖山村委野鸭塘、桃竹山、平乐县张家石人嵅。

满房公满:居平乐大扒苍板、杉木冲、二塘新华。

对始祖的上源在2002年修谱时认定是湖南衡阳王氏王夫之家族,并认定王夫之之兄王介之是廷朝公之父又是思恩县本家族的始迁祖。但经考证,王介之出生时间比廷朝公晚180年左右。因此,不能认定王介之是廷朝公之父,也不能认定王介之是思恩县王氏即廷朝公家族的始祖。对廷朝公家族的上源是否为衡阳王夫之家族因证据不充分还有待寻根溯源。

本家族于2002年修了谱牒。据谱载,新老班辈如下:

(一):旧日字辈从第6代到15代

      建其应正文       肇广大光明

(二) 民国7年以大字起语20代

   大光明秉学     继述启贤能

  麟凤开祥景      荣华万代兴

(三) 公元2002年续定五言四句连接兴字辈

        承先立壮志      怀祖振国威

        书礼传家本      良才满宇飞

     现最低辈已到“贤”字辈。以上字辈无1—5代;第13—15代与16—18代相同都是“大光明”。

   本家族的文物古迹有古祠堂一座,座落在四房湖塘村(现属平乐镇)。始建于明万历8年(1581年)。清乾隆35年(1770年)和光绪5年(1879年)两次进行了重修。祠堂内神龛供奉着骑着骏马,拿着大刀,背着利剑的始祖及二世祖9房太公的神像牌位,其中六房虽姓潘,血缘不同俨似同胞。神龛上还有始祖及传说的梁善、吴广二位候王的雕像。过去每年农历正月17日在此祠堂内举行祭祀活动,纪念始祖廷朝公诞辰。近年来改为以房为单位轮流举行。每次活动都要隆重接送先祖的雕像和牌位。充分体现了宗亲们团结与和谐的精神面貌。

本家族人口众多,人才辈出,历史上先后出了三位进士,即恭城东寨湖里的钦士、平乐马蹄井的德元、荔浦新冲的明经。但对他们的官职不了解。在当代,有党政机关工作的一批官员,其中王学星担任过平乐县副县长。还有一些担任过副处级的领导干部,也有在各行各业工作的高级教师、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高级医务人员等一大批高级技术科研人员。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家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过宗亲们的共同努力,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有很大改善,除了平乐镇的马蹄井村各家都建了新房,是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外,许多王姓农民都建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还涌现了一比带头致富的先进人物。

            王喜修根据家谱整理并经族人秉书等审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