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将才第一”王鸣鹤
《山阳县志》中“王鸣鹤传”
王鸣鹤著作《登坛必究》
王鸣鹤墓碑
王鸣鹤发明的“水底鸣雷”
王鸣鹤题刻“江山会景处”
《登坛必究》中,王鸣鹤从万历朝武备实际出发,针对倭寇侵犯、边疆外患的现实,提出了既要用战时“武力”争取,也要平时“武备”。
王鸣鹤(约1550—1609),山阳人,字羽卿,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武进士,明朝著名戍边武将、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光绪《山阳县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清《山阳志遗》都有关于他的资料。光绪《山阳县志》卷十二记载,“其先鹿邑人,居山阳,世袭海州守卫所正千户。”在明代,海州隶属于南直隶淮安府。说明其祖籍为海州,但世居山阳。也有人认为他是海州人,从他的《登坛必究》中署名“淮阴王鸣鹤”也可以印证他是山阳人。据史料记载,王鸣鹤先是儒生,后来袭了官位,然后才中举,再在中举后被任命为淮安卫指挥同知,从此步入仕途。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他:“仪表甚伟,长七尺,胆智沉毅,虚己下士,爱卒武。每临敌,身先陷阵。”平定郧阳(今湖北十堰地区)兵变后,被皇帝誉为“天下将才第一”。
常胜将军
明宗一朝后期,在军事上任用干练将校,先后发兵平定了宁夏哱拜之乱的“宁夏之役”、抵抗日本丰臣秀吉发兵侵略朝鲜以及奴儿干都司的“朝鲜之役”、平定了播州(遵义)杨应龙之乱的“播州之役”,维护了明朝的内部统一及宗主国的权威。这三场战争合称万历三大征,明军均获胜,深深地影响晚明政局,而王鸣鹤亲身参与了“宁夏之役”和“播州之役”中两场关键战役,“朝鲜之役”他则带兵在国内防御备敌。
光绪《山阳县志》卷十二记载,“后尝抚定郧阳兵变,扼哱拜,征播州,又征卭水、乐平诸蛮。”在守备郧襄时,抚定了郧阳兵变。万历二十年(1592年),哱拜叛乱,又参加对宁夏哱拜的平叛。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迁甘肃参将,哱拜勾西人,内讧,防守固原,逐之出塞。”朝鲜之役期间,王鸣鹤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驻守通州狼山防备倭寇,捕擒通敌的“大盗陈忠等百人”。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年底,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王鸣鹤遂诏前往贵州参加讨播,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其“首攻,破海龙囤”。而《平播全书献俘疏》中也记载,说王鸣鹤“横槊先登,漏下五鼓,直透山巅”,率先登囤,奠定了战役胜利的基础。
据郑珍《遵义府志》记载,在播为官的汾阳人林桐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秋七月凭吊海龙战场时,有感而作《题王羽卿诗后碑》,碑文见载于《遵义府志》。此时是战争之后的第41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重修海朝寺时所刻的碑文(旧碑新用),较为重要。碑文中的一些细节,不见诸史乘,即王鸣鹤是攻囤时最先登顶的将领。对王鸣鹤参与平播事,《明史》未着一字,遑论其余。“见当日平播之功,鸣鹤不在(刘)綎下。而《明史》不登姓名,亦不见诸家记载。又可见摧此大敌,正非陈(璘)、吴(广)二三大将能专其功,当时勋名泯没者固多也。”由于万历三大征他都有参与,当如此功绩,《明史》未提及其人其事一字,令后人每每为此感叹不已。
王鸣鹤后历任晋都督佥事、广西总兵、广东总兵。但在参加平海南黎族部落叛乱的归途中“染瘴疾卒”,算得上是马革裹尸。“剿卭水苗,破巴梁鬼,计等十九寨,征乐平,获恶首阿礼生等……前后斩灭三百六十余级。”纵观其一生,守边境三十余年,历大小数十战,每战必胜,算得上是常胜将军。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让其子孙在其祖籍海州建祠设堂。可惜的是原祠堂损于抗日战争的兵火之中,现今祠堂为重修。
诗文武著
王鸣鹤不仅是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常胜将军,也是一位胸藏万甲兵的军事家。他的舅舅,就是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朝瑞。张朝瑞在《登坛必究·叙》中说王鸣鹤平素熟读兵书战策,“手未尝一日废书,铃阁(将帅长官办事的地方)之藏,几于二酋(指藏书特多),腹中武库,不减数万甲兵。”明黄虞稷所撰《千顷堂书目》中说王鸣鹤,“镇守广西总兵官兼都督同知,挂征蛮将军印。”他一生从戎,但“手未尝一日废书”,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武将,著有《登坛必究》、《帷间问答》、《东粤私忧》、《平黎纪事》、《教操说》、《训兵说》、《行兵图》、《火攻答》等军事著作。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王鸣鹤所著的《火攻答》书中,记载了将地雷中采用的“走线”方法(即击发装置用绳索牵住,当绳索被拉动时发火引起爆炸的方法)应用于水雷,即在水雷上安装一根或几根绳索,任其横浮于水面,当敌船航行时,挂上这些绳索,就会拉动击发引信,引起爆炸,把敌船击毁。当时把这种水雷称之为“水底鸣雷”。后又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
王鸣鹤还是一位诗人、书法家。王鸣鹤不但军功卓著,同时也具儒雅风范。任职广西时,他与当时的广西巡抚杨芳遍游桂林诸峰,留下多首诗作。如《王鹤鸣省春岩题诗》:“省春岩畔探春信,绛蜡光中见腊梅。素影不随红泪坠,冰姿还映火莲开。折来香满凭风引,刻罢诗成赖酒催。寄语封姨休见妒,瑶华玉烛在春台。”据记载,《千顷堂书目》录其诗集四种:《路鸢集》、《西征集》、《百粤草》、《缓带吟》。遗憾的是,这些诗集无一存世。王鹤鸣为官,每到一处,便会游览当地风景,并题字留念。贵州施秉县华严洞摩崖石刻中就有其题字,洞左横幅:“灵云盘结”、“洞天福地”,落款:“万历丙申孟夏吉日”、“淮阴王鸣鹤题”。广西桂林叠彩山上也有其题刻的“江山会景处”。
淮安,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明清两代,淮安不仅出文进士,也出武进士。在明代众多武进士之中,有三位“文武全才”的武进士,“皆能于戎马倥偬留意风雅者”,而王鸣鹤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陈 健 文/图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鬼谷子王诩
- · 明清时期莱阳蚬子湾王氏名人
- · 《旧唐书》王姓人物
- · 闽南王氏人物志
- · 琅琊王氏历史名人·王弘(附子王锡)
- · 明朝开国功臣太原郡侯王胜公传
- · 明初猛将定远侯王弼
- · 《晋书》王姓人物传
- · 王禹偁世系研究
- · 明朝武德将军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