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西成高铁横穿我的村庄王家坝

2014-02-15 09:49:56来源:绵阳晚报

打印 字号: T|T

  除夕之夜,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梳理有关“王家坝”的记忆了。其实,这个村庄最早不叫“王家坝”,在旧《江油县志》里被称之为“茅坝子”,后有王氏兄弟辗转来到茅坝子安家落户。王氏子孙成为当地望族,有了“王家坝”的地名。

  儿时对王氏家族古老村庄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村庄房屋不下百间,墙壁的基脚由两尺宽的土火砖垒砌一人多高,上面再以粘土筑墙,房顶铺满檩椽、覆以青瓦。整个村庄呈长方形,分为下、中、上“三进”,各有堂屋、天井和花厅,并由一米余宽的青石板通道相连。偌大一个村庄仅由“龙门”出入,厚实、沉重的两扇大木门包铁皮、镶铜钉,里面有碗口粗的门杠牢牢封锁,通常早开晚闭,村庄里一棵七八人合抱的槐树遮天蔽日,每到夏天满树槐花开放,阵阵清香溢满整个村庄。

  大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起,王氏子孙有人不安于现状,开始以水泥、机制砖修缮老祖屋,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5·12”大地震之后,古老村庄差不多震成了危房,王氏后人便借灾后重建之机拆掉老房子,大兴土木盖砖混结构楼房;有的甚至迁出村庄,选址村道两旁盖起了小洋楼。曾经固若金汤的村庄逐渐颓败,不过其古老的格局还是依稀可见。

  地震后不久,一群陌生人带着仪器出现在王家坝,原来是测量西安到成都的高铁路线,而且线路要横穿村庄。这一消息顿时打破了村里的宁静。可是因为种种缘故,修建高铁的事情又没了动静。

  2013年春天,西成高铁建设大军悄然入驻王家坝,丈量即将征用的粮田、塘堰和民房,架设动力电专线,浩浩荡荡的人马开进村来。在村庄背后的半山腰开凿隧道,在村庄前面的田坝上浇筑桥墩,各种机械不分昼夜的轰鸣,重型卡车往返穿梭,隆隆爆破声震耳欲聋……自古宁静的王家坝一下子变得喧嚣了,即使夜晚也因灯火通明而成了“不夜城”。

  如今王家坝也成了留守村庄。要过年了,离乡背井打工的年轻人候鸟一样回到王家坝。那些拆迁人家重建的新楼相继落成,不亦乐乎地摆坝坝宴,邀亲朋好友大吃大喝庆新居。酒过三巡,关于西成高铁的话茬又被摆上了桌面:“在外省坐高铁动车那才叫爽,要不了几年我们这里的高铁修好了,我们打工坐动车出门、回家,就再也不遭春运的罪啦!再说家乡通了高铁,也一定会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话题越扯越热,酒越喝越醉。

  而与此同时,西成高铁在王家坝的工程依然在马不停蹄地推进,洞穿村庄后山冈上千米长的隧道已开凿了五分之一,村庄前田坝上的10多座桥墩已经完成浇筑。这段主体工程可望在明年春节前后竣工。乘坐西成高铁动车走南闯北的梦想,对于王家坝人来说越来越近了。

  大年三十下午,我从江油城里好不容易搭上返乡的中巴车,回到土地名叫“王家坝”的自然村时,已是黄昏时分。站在村头朝南举头观望,顿时感到惊愕:村庄傍依的山冈半山腰露出偌大一个洞口,而这洞口下面的村落已被一分为二,相对应的村庄以北的田坝、小河上面已经竖起了一排高大的混凝土桥墩,俨然一队威武的天兵天将。

  看来,村里人传说多年的横穿村庄而过的西成高铁,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记者 陈元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