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王阳明 信步游绍兴
2014年1月9日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逝世485周年。王阳明长于绍兴,生活在绍兴,其在绍兴共留下了王阳明故居、王阳明墓、阳明洞天、稽山书院四处遗迹。
冬日的阳光下,在绍兴的河巷间寻找王阳明的踪迹,别有一番滋味。
王阳明故居—
“上大路王衙弄”的“伯府第”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明成化辛丑(1481),赐进士及第第一人后,王阳明父王华自余姚徙越城之光相坊居之。现留存的故居是光相桥东侧西河以南现“上大路王衙弄”的“伯府第”。
“伯府第”是正德十六年(1521)十二月王阳明诏封新建伯后,在其父海日公状元府基础上钦赐扩建而成。“伯府第”目前尚留以下遗存:一是尚留三柱石砌门框以及其旁的一间半老建筑和饮酒亭。三柱石砌门框后的伯府大厅已不复存在,一间半老建筑内有居民居住。二是“观象台”。“伯府第”后院有一座用石条砌成的用来占卜星象、认证天体的长方形高台,南北宽十余米,东西长二十米,形同假山,世称“王假山”,台旁小弄称“假山弄”。现为街道社区的文化中心,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三是“碧霞池”。“伯府第”门前有一长方形石砌大池。长三十五米,宽二十五米,名“碧霞池”,俗称“王衙池”。现为附近居民洗涮之用,水质混浊。四是“伯府大埠头”。紧靠“伯府第”西有西小河,河边有一古朴的石阶河埠头,当年多用于接待四方负笈来游的门人,故称“伯府大埠头”。
王阳明墓—
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
王阳明墓位于绍兴县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墓地为阳明生前所亲择,现墓地为1989年重修。
墓前设石祭桌,供桌后即为墓碑和墓冢。墓冢前壁高1.5米,正面镶嵌横置墓碑一方,高0.85米,宽2.80米,垂带及纹饰悉如旧制,上镌隶书“眀王阳明先生之墓”,由当代绍兴籍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题写。墓地四周群山连绵,山峦青翠,数十棵合抱古松环墓待立。墓东侧有1995年从峡山明代民居移建的明代五开间建筑一幢。
阳明洞天—
宛委山南麓
阳明洞天距城区一十五里,为一东西向的谷地,东面为谷口,其余三面环山。谷身狭长,氛围幽深清静,山径盘迥,溪涧迂曲,委实一“仙圣人都会之所”。阳明洞天中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宛委山南麓集阳明洞天、禹穴于一身的飞来石;二是位于阳明洞天谷口、现樱花林内的射的潭。
稽山书院
和阳明书院
王阳明绍兴讲学主要有两处:一是稽山书院,一是阳明书院。稽山书院原在城区府山(卧龙山)西岗,阳明书院原在光相寺东下大路上,现均已湮废。
稽山书院,北宋宝元二年至康定元年(1039~1040),范仲淹创建,初址卧龙山西岗。明正德间(1506~1521),山阴知县张焕移建于故址西岗之阳。嘉靖三年(1524),知府南大吉增建明德堂、尊经阁。王阳明常在此讲学,并作有《尊经阁记》。
有关王阳明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非但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周锡霖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