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就得依靠市场
目前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最大的问题在哪里?说到底,就是面向市场不够,也就是面向消费者不够。市场是检验文化产品是否满足国民需求的最好平台。某个文化产品好不好,关键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单,不进入市场就没法检验。反过来,通过市场也才能提供适应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12月23日,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读书座谈会在成都举行,25日《成都商报》特别刊发了其中的两篇重要文章。也就在同一天,在《成都商报》20周年庆典———“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的首场巨献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万达要走高科技的文化产业道路,并提出在2020年之前,万达文化产业至少要做到800亿,进入世界前10名的目标。
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如果说李长春的著作指出了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强国之路在于坚定不移的市场化改革,那么王健林则以一个企业的成功经验和一个企业家的商业眼光,为此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
文化产业为什么重要?从国民需求的角度看,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并且比重越来越大;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发展意味着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也意味着从外需向内需转型。文化不强大,经济转型就是空中楼阁。很大程度上,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其经济模式关系紧密。比如,像美国这样历史文化资源不太丰厚的国家,却是文化产业大国,其产值占到GDP的24%左右,而中国却只有2%。
按照王健林的说法,中国的文化产业水平很低,要么有文化没产业,要么有产业没文化。不仅是收入少,更重要的是没有影响世界的文化品牌。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奋起直追,就得靠改革、靠市场。
目前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最大的问题在哪里?说到底,就是面向市场不够,也就是面向消费者不够。市场是检验文化产品是否满足国民需求的最好平台。某个文化产品好不好,关键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单,不进入市场就没法检验。反过来,通过市场也才能提供适应民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万达的文化产业,就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产物。在商业地产开发中,他们发现,单一的购物中心,很难吸引人。人气不旺,消费也不旺,于是开始引进文化娱乐元素,实现文化产业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依靠市场,文化产业还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市场本身就具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万达的核心业务和产业支柱是房地产,它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模式投资驱动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直接受益者。然而,王健林判断,10年内,房地产行业将萎缩,未来10年,中国城市化将达到65%,等到了70%左右时,房地产开发、尤其是新房投资就会萎缩。因此,他将选择文化产业作为万达的另一个支撑。其次,市场也具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拿万达来说,2006年才正式进入文化产业,2012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就达208亿,在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中名列榜首,在全球文化企业中也排名第38。这就是市场的力量。(付克友 评论员)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