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王氏古墓现古罗马饮酒玻璃杯(图)
东晋玻璃杯
六朝,是南京酒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记者了解到,在南京生活的六朝名士留下过非常多的饮酒典故。他们使用的一些酒器甚至保留至今,其中还包括来自古罗马的饮酒器。
民间六朝史爱好者孙伟告诉记者,六朝时南京被称为建业、建康,建康城里的酒楼、酒肆林立,酒也受到平民阶层的欢迎。当然,在贵族群体中,酒文化更加流行,“对于风雅的六朝士人来说,有的人侧重于放荡不羁地豪饮,有的人则从‘饮’过渡到‘品’,注重体会酒的精妙。”孙伟说,有史料证明,在东吴、西晋时期,南京的酿酒水平尚不及北方,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豪饮的故事也发生在北方。
东晋王朝成立以后,随着司马皇族的南迁,一些擅长酿酒的中原人随之来到南京,也带来了先进的酿酒技术。
据研究,六朝时期的南京,酒已发展出多个品种,有“菊花酒”、“屠苏酒”、“葛蒲酒”等多个品种,有趣的是,六朝的酒似乎都与植物有关,比如当时有一种用桃花浸泡过的酒,据说喝了这种酒可以除百病,且能美容,因此被称为“美人酒”。
而梨花盛开时酿熟的酒,则叫“梨花春”。以甘蔗加石蜜等所酿的酒,叫“蔗酒”。和汉朝的酒一样,六朝时候的酒度数也不高,“可能就和现在的啤酒差不多”,孙伟说,当我们听到六朝的帝王、贵族敞开肚皮饮酒的典故时,并不用奇怪,“用现在的标准看,不一定算是‘海量’!”
敞开肚皮喝不一定是海量
想了解六朝人士和酒发生过哪些故事?方法很简单,可以读一读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牵头编纂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南北朝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其中涉及建康南朝人士的记载很多,保存了很多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记者对《世说新语》做了一个简单的检索,发现书中一千多则记载,涉及“酒”的竟接近百条,主要集中在《世说新语·任诞》部分。
东晋的官员毕卓酷爱饮酒,早年为了喝酒,竟做出过偷邻居家酒喝的事情,当官以后,他常常对别人说:如果能够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拿着酒杯,在酒池里浮游,这辈子也算是知足了。
东晋掌管朝廷礼仪的官员鸿胪卿孔群嗜酒如命。一次,丞相王导实在看不过去了,劝他少喝酒:“你为什么经常喝酒呢,难道没看到酒店里盖酒坛子的布,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吗?”孔群却机智地回复:“可是用酒糟过的肉,不是能够保存得更长久吗?”
尚书左仆射周伯仁一向庄重,担忧国家的危难。西晋灭亡,东晋在建康建国。周伯仁也来到南京,从此放纵饮酒,常常一醉就是三天不醒。
还有一次,王濛、刘惔两位名士在南京城南朱雀桥南边的桓子野家畅饮。突然看到镇西将军谢尚给亲友扫墓回来。二人便邀请谢尚入席。谢尚起初不肯,架不住王、刘热情相邀就同意了。于是,三个人入座痛饮,兴致上来了,突然发现喝得大醉的谢尚还没有脱去孝服。
《世说新语》保存大量“酒典故”
有人说,读《世说新语》,特别是读到“任诞”这一章,就会感到酒香四溢,心驰神往。酒的故事记录在书中,但终究已经远去,而六朝士人使用过的很多酒器至今还保存在南京各大博物馆中。
南京师范大学王志高教授告诉记者,相比于先秦两汉时期,六朝时候的酒器种类更多,有耳杯、碗、尊、盘口壶等各种器型。
南京城北象山王氏家族墓曾经出土过两只几乎相同的玻璃杯,年代为东晋,杯身为筒形,平底,装饰简单的小花瓣纹。有专家推测,这两只玻璃杯具有异域风情,可能产自罗马,是在东晋与国外进行贸易时来到南京的。有人分析,这两只玻璃杯也是盛酒的酒器,因为从古罗马留存的画作来看,当地贵族就是用这种玻璃杯喝酒的。
在南京各博物馆中,和酒有关的珍贵文物还有一件——“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件被列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的文物,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描绘了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八位魏晋名士席地而坐饮酒的场景。
据了解,这八个人虽然和南京关系不大,但他们的潇洒旷达、落拓不羁却成为六朝贵族心目中向往的人生品质,因此很多贵族生前就指定要在自己的墓室中装饰竹林七贤饮酒的砖画。(记者 于峰)
(来源:金陵晚报)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