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王会长参加贯岭黄栀子节采风活动
世界王氏网福鼎市讯,5月30日,由黄栀子扶贫项目致富起来的贯岭人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 栀彩飞扬·金喜贯岭--首届福鼎黄栀子文化艺术节暨贯岭民俗风情展演在贯岭中心小学举办。本网总编、福鼎市闽王审知文化研究会暨王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福鼎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王亦鸣应邀与福鼎市旅游局、扶贫办等各部门、各单位及文联系统各社团组织领导一起参加采风活动。
并随摄友深入山村饱览如雪如银的栀子花,拍摄之余即兴口占七绝二首以餐网友,诗曰:
夏日兜风远俗埃,惊看积雪漫山隈。
村姑笑指黄栀树,道是花仙银送来。
栀花如雪醉吟眸,不枉偷闲半日游。
我信今秋重过此,扶贫硕果满枝头。
福鼎黄栀子简介
黄栀子又称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贯岭镇种植的福鼎黄栀子为“分关1号”品种,株高1—1.3米、冠幅2—2.5米,花呈白色且浓郁香气,花期5月下旬到6月中上旬,果实成熟期1 0月下旬到1 1月上旬,为黄色或黄红色桨果。每亩可种植170—250株,进入盛产期后,亩产鲜果500—800公斤。福鼎黄栀子“分关1号’’系优良品种, 2 01 0年8月,经宁德市药监局抽样检测,“分关1号”的栀子苷的含量达’6.0%,是2 0 0 5年药典规定的3倍。
黄栀子可作为药用、食用色素、纺织品的环保绿色染料,栀子花可食用,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等作用;用栀子花加工提取浸膏广泛用于香型化妆品、高级香水、香精等;其干果既可以做中药材,也是生物制药、食品色素、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原材料。近年,专家学者经研究,又发现栀子含有与西方藏红花一样的藏红花素,一种稀有的水溶性胡萝卜素,具有降低糖尿病、高血脂风险和改善忧郁症等作用;栀子还含藏红花不具备的栀子苷、黄酮、植物多酚、膳食纤维等,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栀子果肉和果仁富含油脂,去皮干果油脂含量近25%,是唯一集观赏、药食两用、高附加值的新一代特种木本油料植物。经检测,栀子油中不饱和脂肪占约9 0%,亩产栀子油2 0kg,-9大豆亩产相仿,是目前茶油亩产量的5倍以上。与橄榄油和茶油不同,栀子油还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一多元不饱和脂肪,其胡萝卜素含量超橄榄油4倍之多。此外,根据国家鼓励发展“全谷物”食品的相关政策,黄栀子还可以和糙米、茶叶等结合,做成药食两用栀子功能茶饭,使黄栀子真正成为推动强农富农和生态养生的特色农业产业。
贯岭民问传统文艺节目 1、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大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用舞狮活动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有很多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贯岭地处闽浙交界,这里人们酷爱表演舞狮,以南狮为主,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祈求。
2、舞蹈·天天好时光
3、彭彭鼓,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贯岭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贯岭是闽南语方言区,恰恰与彭彭鼓演唱的语言相一致,所以在这里很受欢迎,无论在街边小店还是老人聚集的场所,随时可以听到彭彭鼓。彭彭鼓又称“牡丹花调",属莲花落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福鼎、霞浦、寿宁等县(市)。
4、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明末清初伴随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福建、浙江的傩戏则吸收京剧表演艺术。傩戏的脚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各地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表演中既有对孝道伦理的教化意义,也有表达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祈祷。
5、舞蹈、花之韵
6、山歌对唱,演唱曲目《贯岭建设新面貌》。
唱词:贯岭闽浙算交界,栀子五月花当开;黄栀兴隆通四海,年年栀节到这来。闽浙交界贯岭镇,领导思想超前行;各种大事唱不尽,专唱贯岭旧换新。党政领导人人夸,国强民富兴中华;先唱政府好政策,支持三农富大家。党委书记领导好,振兴贯岭工业家;农业税收全减免,农民百姓真快活。还给低保特困户,医保社保保障他;特色农业发展快,农民收入又增加。槟榔芋头各村种,年年芋王争高峰;绿色茶园满山岗,福鼎白茶世界扬。黄栀子产业兴旺,价高农户喜洋洋;粮食水果承传统,一派生机兴三农。工商企业新面貌,园区开发改旧颜;乡村道路水泥倒,摩托小车更寻常。村镇建设如城东,环境优美更自然;吃住穿用不用讲,对比以前更超前。科技文化发展快,传统文艺也有人;美好生活日日变,不是夸口胜如仙。政府领导带动下,同奔生活向小康;各位大小体安健,恭祝平安多赚钱。合:政府带动民跟上,黄栀花开满山香;今年首届黄栀节,又待明年再相逢。
7、女子腰鼓,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 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舞已在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中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业余生活。
8、美丽中国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