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序·读王锋的诗
(编者按:本文是作家王蒙先生为西安青年诗人王锋的诗集 《看剑堂诗草》 所写的序言,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有所删节,供本报爱诗人,尤其是爱好旧体诗的朋友们一阅。其中“只会从诗到诗的人,可以当诗博士、诗教习、诗评委,却不可能是诗人”句,堪称精辟!)
随着温饱、小康、发展教育和弘扬传统以及离退休制度的确定化等情势,现在书写中华传统诗词的朋友越来越多。
写得好的很少,我想原因是:
第一、中华诗歌是一棵巨大的文化树,传统诗词是树的叶和花,你对此树与其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接触体悟感觉都太有限,写出东西来与大树不匹配,内容形式(韵脚平仄对仗……)都蹩脚得令人扼腕,生硬、疙瘩,写出来的东西不如快板、顺口溜,不如干脆写诗味有限、但知胡乱分行的新诗。这样的人显然连《唐诗三百首》也欣赏不了,更背诵不下来十首。让他们写旧体诗词,实是旧体诗词的灾难。
第二、您老人家太熟悉旧体诗词这一套了,写出来古色古香,句句似曾相识,字字有案可循,联联空洞无物,你写的像他的,他写的像你的,无个性、无创意、无活气,篇篇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
这时,出现了我的年轻诗友王锋。
去年他在网上看到我在北戴河海面上四仰八叉地仰泳的照片,写了几句赠我,其中“如意令成解佩令,逍遥游是汗漫游”一联令人叫绝,不但内容丰富,而且,二“令”皆是词牌,亏他想得出。庚寅春节,他用手机短信方式组织了一大批诗痴们制作迎虎年诗作,亦是盛事。我后来有缘更多地接触了他的诗作。我喜欢他的“似火流沙横古道,随风旧事满长廊。”(庚寅夏将随丝路考察团赴中亚及俄土希意诸邦行前口占)。空间中的流沙与时间中的旧事,令我这个曾在大西北生活了许多年的人感慨无尽。他的“颇感儒学盛中有忧也”的说法也很深沉,与跟着起哄的无知之徒们大不相同,他咏孔府是“孔庙森森孔府深,孔林郁郁四千坟。”相当沉郁乃至痛切。最后说是“樵黎未解人潮涌,也念大成至圣文”,是说导游居然将大成至圣文宣王即后世给孔子加的可笑的封号读成大成至圣文,尊孔而如此文墨,让人说什么好?
他的诗不无聂绀弩风,应称作绝对中华诗词中的黑色幽默,幽默中包含着挫折、困顿、灾祸、直至血腥。还是大雅若俗。读来好不快意!诗是要有生活气息的,只会从诗到诗的人,可以当诗博士、诗教习、诗评委,却不可能是诗人。等你能进行从生活到诗、从经验到诗、从歌哭怒笑到诗的飞跃了,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他的“庚寅新正书怀”中有句:“轮轨梦回苗岭碧,舷窗神晤汉江清”遣词秀美,并有时代特色矣。
王君集李白句与集杜甫句也极见功力,没有对于李杜等诗作的烂熟于心,不可能有此等成绩。纪游诗、藏头诗也都别具一格。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