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
所谓“贡元”就是贡生,还不是“举人”更不是“贡士”,每年或两、三年挑选府、州、县成绩或资格优异的“廪生”(秀才中成绩优秀、资历较深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成为“贡生”的途径还有很多种,明代有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优贡和例贡。其中“岁贡”在贡生中的名额很少,对一个州、县来说,每次大都只有一名,因而也是第一名,故称“贡元”。
古代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实则分四级,在“乡试”之前,考生要在本邑举行一次“童生试”,也称“邑考”,只有取得了“童生”的资格,才可以参加上一级府里考的“郡试”,考“秀才”,秀才也称“生员”。
每隔三年,“生员”到省里举行会考称“乡试”,考期一般都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中“举人”后,参加第二年春季由礼部举行的全国“会试”,又称“春闱”,考中者称“贡士”(不是贡生),只有取得了“贡士”资格,才可以参加再上一级的“殿试”考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元”其实等同于“状元”。
学子成为“贡士”后,才可以进入“殿试”,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出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状元”。殿试分取若干名,统称为“进士”,而这些“进士”又分“三甲”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二、第三甲人数不定,第一甲却仅取三名,按文章优劣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状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称“鼎元”。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中国古代军队里的官职
- ·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 · 感恩母亲节祝普天下王氏母亲节日快乐!
- · “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 · 年岁别称与寿称
- · 列祖列宗生平简介
- · 明朝皇帝列表
- · 科举名词解释-科考功名及生员名词
-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