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柱清香 一束鲜花 一首曲子 文明祭扫渐入人心
小朋友拉小提琴悼念亲人。首席记者赵伟/摄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通过祭扫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也是人之常情。几柱清香、一杯淡酒、一束鲜花,比起过去烧香烧纸钱,昆明今年的祭扫显得特别环保和生态。缅怀先祖,重在心意,今年的清明节,不少市民正在以更文明、更环保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在金宝山生命公园,许多市民不再拿着香火蜡烛,而是捧着鲜花上山扫墓。
不是祭扫,是家庭聚会
王奶奶一家8点就到了金宝山生命公园,来到老伴的墓前,小孙子忙着拿出水桶和抹布,开始打扫了起来:扫扫地、捡捡枯枝、擦洗墓碑。边打扫一家人还聊起了家常,王奶奶说:“有什么话就趁着这天来讲了。”说完,转身过去拿准备好的糕点和水果摆在墓前。
比起之前扫墓又烧纸钱又烧香,王奶奶一家今年的扫墓很简单。今年她家只带来了几炷香、鲜花和一些老伴平日里爱吃的糕点、水果。王奶奶说:“祭品简单了,主要就是来看看老伴,让老伴见见孙子长高了。”
打扫罢,王奶奶在墓前摆上了几炷香,让孩子孙子磕头,随后一家人就围坐在墓前。王奶奶说:“清明、冬至我们都会来,但对于我们家来说这已经不是扫墓,是家庭聚会,老伴也想我们了,我们就来这里吹吹牛、踏踏青,一家算是团聚了。”
我给奶奶拉首歌
上三年级的胡修齐小朋友刚刚学完一学期的小提琴课,“清明来看过世的奶奶算是汇报演出了,”胡修齐的爸爸说:“他奶奶生前就很喜欢音乐,要是知道了小孙子会拉好几首曲子,肯定会很高兴的。”
胡修齐的妈妈边听儿子拉小提琴边从箱子里拿出祭祀物品:凉鸡、卤鸡脚、小包子、凉米线……胡妈妈说:“清明也是寒食节嘛,我们全家就当春游了,带点老人爱吃的,陪老人过个节。”小修齐的琴声虽然还有些疙疙瘩瘩,但是他还是一首接一首地在奶奶墓前表演。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推行文明祭扫,在金宝山生命公园的入口,设有“纸钱香烛换鲜花”点,前来祭扫的人要是愿意,可以用自己带来的纸钱香烛换一束包装精美的鲜花。在公园里也拉有文明祭扫的宣传横幅,在公园里的主干道两侧也插满了写有“严禁明火,文明祭扫”的宣传小旗。公园更是全天都在播放文明祭扫的宣传广播。金宝山生命公园的工作人员说:“这几年带着鲜花来祭扫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今年,看来文明祭扫、生态祭扫已经渐入人心。”
祭祀先人应该是神圣而庄严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倡导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如今,文明祭扫的方式多种多样: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读一篇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或是以家庭小聚来回忆先人表达思念。一束洁白的菊花,一席家人间的谈话,都已经能足够表达缅怀亲人的情愫了。(昆明日报记者 杨阳)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