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不能坐视王海萍烈士纪念园荒废

2013-03-29 15:22:46来源:2013年03月28日南海网

打印 字号: T|T

  中共早期优秀的革命者,海南革命烈士王海萍的纪念园由于管理不善,只剩一个孤独荒凉的墓碑,被修建的私宅包围,很多村民都向村委会申请在这里盖房子,“而村委会也同意几户在此盖房”。(据南海网26日、27日消息,)

  读此新闻,我想起媒体曾经报道过的“安徽濉溪淮海战役烈士陵园竟成赚钱宝地”、“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将军墓碑被开发商推到”、“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被占用搞商业开发”……,甚至于就在我们海南,去年还爆出三亚西沙海战烈士陵园被猪圈包围和东方劳工监狱被破坏的消息。所幸的是,媒体报道后,这两个地方都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处理。

  但对于王海萍烈士纪念园的问题,有关部门的回应却如隔靴搔痒,令人遗憾。据南海网报道,相关部门的回应是:“按照去年底海口市相关部门的"暂不考虑修建王海萍纪念园"的批示,无能为力。”、“修建纪念园是由国务院下发批文同意修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盖起来的。”甚至修纪念园是“老百姓自发的民间行为,政府就此事还没有批复立项”,言外之意,是你们老百姓要纪念的,没有上级批复就跟相关部门没有关系。

  这从程序上似乎说得通,但情理上却让人很受伤。一个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一个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家性命的英雄,一个老百姓能自发组织纪念的楷模,就被相关部门“忽视了”?

  我们发展经济、大兴土木固然重要,但如烈士陵园这些无价的文化遗产就真的应该忽视吗?这不仅仅是“吃水不忘打井人”这样一个朴素观念的呈现,更是一个民族信仰与奋斗的见证,如果我们习惯于对文化遗产疏于宣传疏于解读疏于传承,就算我们经济再怎么发展,民族内涵和底蕴一样是处于苍白,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自信。

  没有实物的民族情感教育肯定是失败的,爱国主义光靠“喊破喉咙”是没有用的。民族精神、民族影响是需要一些物化的形态来担当、来记忆,正如舍生取义、英勇智慧、不惧艰险的王海萍,如果你不走到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和他最近距离的接触,你又如何去体会那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面对王海萍烈士纪念园的破败,我们不禁要问:保存英雄的坟墓真的就那么难吗?“没有批文、无能为力”不能成为王海萍烈士纪念园破败和被私宅占领的理由。我们要的,不过是给烈士一块清净的安息之地,并没有要把王海萍烈士纪念园修建得多么富丽堂皇。作为烈士的故乡,岂能因为“没有批文”就什么都不做?

  习近平主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富强民主的“中国梦”,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未来梦想的憧憬。但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今天,是无数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当年,王海萍烈士他们肯定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希望中华民族能站起来,强起来。今天,烈士们的“中国梦”已经成为我们的现在,我们不能在奔向我们的中国梦时,连他们的一个纪念园都看不住。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保护烈士纪念园,相关部门真该“甩开膀子”了。

  关于 新闻

  · 王海萍烈士园被违建占用 海口长流镇发停建通知· 王海萍纪念园被违建占用 毛主席曾签烈士证· 南海视评:应给王海萍烈士的英魂一块安息之地

 作者: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