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文化:清朝时压岁钱文化很盛行
前段时间沈阳有个小伙用自己十五年的压岁钱付的房子首付,有网友感叹收到的压岁钱可真多呀!那么过年大人一定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吗?压岁钱的历史有多悠久,关于压岁钱的传说有哪些呢?
压岁钱的传说:
传说一: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传说二: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
发展历程: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於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唐代昌盛
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妃嫔,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的《宫词》说:“工人早起笑欢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急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足见唐代宫廷内春日散钱之风昌盛。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立春日为“春节”而代之,不少原立春日风俗移到正月初一的春节上,洗儿钱风俗又和春日散钱风俗混合在一起,演变为今天所见的压岁钱风俗。
明代也有压岁钱的形式——《金瓶梅》第七十八回详细为了除夕情形:除夕之日,窗梅痕日,竹爆千门万户,家家贴春联,处处挂桃符,西门庆置酒於后堂,合家团拜,西门庆与吴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银钱赏赐。
清代压岁钱的习俗最盛——清代宫廷,每至元旦,凡内廷行走之王公大臣以及御前侍侍卫,均赏八宝荷包,置於胸前;富豪之家,也散金银锭。《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除夕事最详细,而且两次提及压岁钱。先是除夕来到,上下内外均忙忙碌碌。府中尤氏早晨起来正收拾荣府、贾母的针钱礼物,个头棒一茶杯压岁钱子说:「前头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八钱七分。」尤氏看了一看,只见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也有如意八宝联春的。除夕未到,压岁钱却已备妥,可见压岁钱在除夕的主要性。
相关链接:
20世纪五十年代
后来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呢!不过,那也“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合作社买小炮儿买零食去!一路那钱被死攥在手里直到捂出汗来,藏来藏去藏丢了的倒霉事也常有,那种痛心跟今天在股市割肉没什么两样儿。
20世纪六十年代
行情见涨,也就两毛五毛的,钱一到手,眼前就是小人书、小炮儿、爆米花儿。
20世纪七十年代
拜年磕头的孩子,收个五块十块的压岁钱不成问题。
20世纪八十年代
钱多了,反而不太兴给压岁钱了——平时的零花钱把压岁钱给比下去了。
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孩子成稀罕物儿了,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让爹妈收缴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上网吧打游戏了
来自 文化中国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