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志宏:海南出路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3-01-25 16:21:27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2013年01月17日 08:52:55 来源: 人民网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志宏

“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海南省城镇化水平为38.12%,若再扣除农垦因素,海南实际城市化水平仅为32%。”1月16日下午,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志宏在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座谈会上表示,尽管海南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相比,海南存在城市化水平低、城镇发育程度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解决。

王志宏同时认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是海南实现与全国同步乃至优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

海南城镇化水平偏低

王志宏指出,建省办特区25年以来,海南城镇化水平由1988年的16.99%上升到2011年的50.5%,城镇化水平提高了33.51%,年均增长1.45%。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对海南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我省房地产业税收占地税税收总量的38.9%,建筑业税收占地税税收总量的16.3%。这两个行业是城镇化传统的基建类行业,相加所占比重达到55.2%,这说明现阶段城镇化已经成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正发挥着巨大贡献。

但王志宏同时指出,尽管海南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城市化水平低。2011年海南城镇化水平为50.5%,低于国家城镇化率51.27%;如按户籍人口计算,海南城镇化水平为38.12%,若再扣除农垦因素,海南实际城市化水平仅为32%。二是城镇发育程度较低,城镇规模偏小,2011年海南设市城市共8个,平均建成区面积仅32平方公里,平均城区人口仅29.05万人,都不足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乡镇普遍规模偏小,平均镇区人口仅1.12万人,少数建制镇居住人口尚未达到城乡划分中最低规模的3000人。三是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体系不健全,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能力不强;四是城镇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就业承载力受限,吸引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能力偏弱;五是城市、农村、农垦等相互分割,农民非农化进程缓慢,城乡发展二元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等方面。

海南出路在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王志宏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将2011年至201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多年来的最低值7%,2012年,国家又GDP年增速调整为7.8%。这是中央向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主动减速的信号。有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在经历了年均增长率10%的30年高速发展期后,步入个位数增长区间。海南还要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中央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不动摇的严峻形势下“杀出一条血路”,实现海南经济总量和城乡人均收入继续保持年两位数高幅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城镇化具有拉动消费和投资增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双重功效,被认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从拉动消费和投资增长来看:根据经验数据,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1倍左右(即基尼系数为1:3.1),人均消费也是农村居民的3.1倍左右,每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增加1万多元;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人民币的建设投资。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6%。综合考虑城镇化具有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等三重功效,我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因此实施新型城镇化是海南全面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关键。

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来看:2012年,海南三次产业比为25.5:28.6:45.9,非常不合理。一般而言,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其一产比重约1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20-30%;第三产业比重60-70%。但由于海南独一无二的热带农业生产条件,担负着全国冬季蔬菜基地重任,农业必须重点保障,增加值比重一时难以下降;第二产业由于受国际旅游岛定位影响,国家给予的环境容量有限,上升幅度可能性估计也不大。唯有依托城镇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才是海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出路。

海南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政策创新

王志宏说,制度改革和创新是事关新型城镇化推进顺利与否的关键问题,处理得当我省新型城镇化推进进程将势如破竹。因此海南要充分发挥海南经济特区的政策制度改革和创新优势,先行先试,争做全国新型城镇化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

他说,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系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给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一道不可绕过的坎。他呼吁创新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附属在户籍上不公平的社会管理职能,实行按居住地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尽早结束“半市民化”状态,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服务。同时在现行土地制度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容许直接投放市场,出现城乡同地不同权不同价现象,造成土地增值收益存在巨大的剪刀差,政府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大头,失地农民占小头,这种现象在海南更为突出。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将成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制度改革的关键。

王志宏认为,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巨大的投资,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渠道和模式,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是我省新型城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还要转变传统的政府政绩考核模式,结合新型城镇化内涵要求,研究建立包含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绿色低碳城市等方面的新型城镇化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作为对班子和干部进行考核的内容,引导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记者 宁远 实习记者 谢领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