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波明:过度监管造成中国银行体制创新能力不足

2013-01-25 16:22:32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和讯银行消息 2012年9月10日,2012第六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银行业的模式变革”。《财经》(博客,微博)杂志的总编辑王波明在论坛上认为,我们从八十年代搞改革,到今天价格体系的改革,截止到目前,银行业利率改革还没有走完,这个是严重制约咱们银行体系的发展。

  同时王波明总编辑还认为,中国银行业监管可能面临的是过度监管,过度监管就造成了银行体制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充分竞争等等的问题。

《财经》杂志的总编辑王波明

  以下发言全文:

  王波明:

  早上好,先感谢几个合作伙伴。

  我们六年一块儿走过来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在商学院里面来讲,在美国大家听着有一个哈佛商学院,在中国就是有中欧,它的质量在我的脑子里是跟哈佛齐名的。

  这个论坛走到今天也非常地不容易,特别是咱们朱民教授,在国内也长期在金融界,在中国银行等等都待过,所以对中国能组织这么样一个银行家论坛,能跟大家分享现在中国银行业的变革,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相信这个变革是持续性的,还有很长的路能够走。

  昨天在晚饭的时候跟朱教授也探讨了一下,现在确实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全世界确实都面临着监管问题,面临着银行自身的运营模式问题,今天咱们也要讨论这个问题。

  但是我可能更重要,我关注什么问题呢?我关注的是中国银行自身营运模式的改变,它的外部环境对它造成的影响,这里头可能就两个问题。

  大家也都知道,咱们中国的银行体系在2000年左右确实面临着一次说严重一点儿叫崩溃,其实很多银行已经它没有股本金的、资不抵债的,所以说那次是非常严重的一次,等于是如果什么都不做,我们银行业会崩溃、会边缘化。幸亏在当时我们中国发生了一次大的改革,把这些银行重新注资。中国的银行业如果说得耸人听闻一点,真正建立的日子实际上是在2000年,或者说真正推出的方案,最后实施完毕是2003年左右。经过了跟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朱行长也是在引领中国银行的上市。到了今天咱们所有的大行、小行全部都跟资本市场对接了,使得到今天我们的银行体系,从资本金流通性来讲,或者说叫巴塞尔协议等等,好像跟全世界的银行比都是排在前列。

  但是现在两个问题引起关注,还是由于咱们大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东西,也就是说咱们从八十年代搞改革,到今天价格体系的改革,大家到今天也知道,商品价格大部分都已经放开了。但是咱们要素价格有几个东西还没有放开,特别重要的就是资本价格,就是利率的改革还没有走完,这个是严重制约咱们银行体系的发展。大家可想而知在商场上,如果任何一个竞争,在价格完全是被绑定的情况下,那是不可能产生竞争的,是吧?所以说咱们现在银行体系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利率体制的充分放开,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第二个问题我关心可能就是关于监管和自由化的问题,监管现在美国全世界银行,都太多的放松管制,所以说使得银行体现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中国可能是在另一个方向,可能面临的是过度监管,过度监管就造成了银行体制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充分竞争等等的问题。所以说我感觉到,中国下一步银行体制的改革,可能在制度层面还要继续地加强。当然了今天可能我是说点儿题外话,今天可能更多地讨论是银行自身的营运问题、它的模式问题,等等的这些问题,我就想给大家提出一个,除了注重这些问题以外,还得注重银行的外部制度环境问题。

  所以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各位、谢谢我们的赞助商、谢谢朱民博士、谢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