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十八大代表风采:《小处方医生的大关怀——记王争艳》

2013-01-25 16:08:12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打印 字号: T|T

    23号,“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一大早就搭着车子去到了江岸区后湖街金桥社区中心,这里早已就有7、8个病人在等候,看到王争艳进来,大家都纷纷跟进了诊室。她赶紧罩上白大褂、检查诊断“装备”,之后立即坐下开诊。此时表盘上的指针刚到七点四十八分,离正式上班时间还差十几分钟。
    王争艳的诊室,向来热闹。今天也不例外,不一会功夫,十几平米的诊室已经站满了候诊的病人,候诊的时间长了,诊室的病床和唯一的两把椅子就成了热饽饽,实在占不到“座”的,倒也乐得站在一旁听诊。虽然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要求大家在门外候诊。但大家都喜欢听王争艳诊断病情,说是能从中学到不少健康知识,每当这个时候,王争艳都会冲着社区工作人员爽朗地笑笑,说:“没事没事!”
    (出录音)“社区有普及健康知识的义务,所以诊断过程中我还会告诉他们一些护理方法。”
    王争艳看病很细心,患者田婆婆一直头痛,前几天吃了几付小处方药,病情得到好转,今天专程过来道谢的。王争艳与婆婆对话时,注意到婆婆一个扶腹的细微动作,察觉有点不对劲,立即询问婆婆腹部是否不适。婆婆大声说“没事!小毛病!”她要婆婆赶紧躺倒病床上,熟练地用手指轻轻触压婆婆的腹部,她由婆婆腹部的疤痕询问病史,得知曾做过“阑尾切除术”,排除内科因素后,确诊为外科方面的问题。由于婆婆年级较大,她建议婆婆去大医院诊断。
     下午两点半,王争艳把病人挨个看完,没喝一口水。
(出录音)“正常下班时间是十二点,但平常一般都是一两点下班,最晚的时候到三点半。”
 下午三点,王争艳找到上午就诊的婆婆,带她一起来到了汉口医院,找到专门对口的医生,详细地介绍了她诊断的情况,当吕清泉医生为婆婆做进一步检查的时候,王争艳这才放心的离开。
(出录音)“像她们都是农村来的,两眼一摸黑,你叫她去看病,到了大医院,分科又细,看哪个科都不知道,看哪个专家、哪个级别的,怎么看,挂号排队都是难事情。”
     医生不仅看病救人,还需要对病人有“人文关怀”,本着这样的一颗关怀之心,“打发”病人这样的事,王争艳是不做的。因为看病看得好,追随而来的粉丝自然不少,甚至有青山、新洲、阳新的病人“远道而来”。
由于长期高强度的连续工作,经常大半天都不喝水不如厕,58岁的王争艳,不时患上尿频尿急等病症,当记者关切地希望她多注意自己身体时,她平静地说道
    (出录音)“这是没办法的事,你不能说让病人等着,你在那休息吧。我在你们面前精神好,一回家,连个新闻都看不完就睡着了!”
28年的从医生涯,王争艳一颗心全扑在了病人身上。作为一名党员,她觉得这些都是在普通不过的事情!
(出录音):“把每天看病,群众的一些期望建议带上去,我是党员。 基层党组织、党委党支部很重要,因为老百姓是从过日子从具体方面来看你党怎么样,如果你基层党组织很好,他就觉得你共产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