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常州潞城王氏宗祠

2013-01-24 20:07:06来源:戚墅堰实验中学高一(6)班 徐莹 夏

打印 字号: T|T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地处常州的潞城,它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又于清道光扩建。远远地就看见王氏宗祠围绕于其他民居之中,古色古韵的明清建筑风格与周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简朴乡村环境中,它显得十分的稳静,似一位看不出高龄的老者安详地捻数岁月。正门的上方刻着四个镏金大字:王氏宗祠,远远的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两边的高翘的瓦片让我多少想起了杜牧所说的“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不是气势恢弘,而是安详掩盖下一种似有似无的肃穆,这让族人至始至终带着崇敬慢步在宗祠之中,而昭示我们这些游览者不可玩笑嬉闹。
  走进张贴“王氏大姓甲天下,三槐望族满神州”对联的大门,发现宗祠有三进,每进三间,共九间,东侧有走廊相通。才抬头,牌匾上“光宗耀祖”赫然在目,用笔柔和之中隐含劲道,让人想象长辈对子孙后辈循循善诱又激励鞭策。左侧,展览着活了500多年的白皮细叶黄杨的遗株。
  走到深处,“三槐堂”牌匾高挂着。在这儿的王氏老人说,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三槐”代表“三公”,寓意子孙后代人才辈出,高官得做。确实,这里王氏一宗以耕读传家,历代名人辈出。三槐堂内环境幽静,少有人造访,族人担心时间久了,有些地方会发霉,便在这儿放置了几张桌凳,得空时,就过来看看。拉拉家常,说说古话,历数祖上荣耀,评说后辈成就。茶盏眉眼之际,家族性质的教育过程便展开了,励志的传统箴言便得以传承。
  宗祠的间与间隔着大红色的镂空的推门,很富有古意。衔接处,通着青砖路,竖立铺设的青砖形成了不同的形状,令人猜想有另一种寓意。再往里,看到了耀眼的光,仔细一瞧,是灯笼。灯笼拥立的中间,“西沙燕翼”四字侧锋走笔,飘洒如翼。西沙,才是这个祠堂真正的名称。所谓燕翼,我想,应该就是比喻王氏家族能像大鸟的翅膀一样,横空出世,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抱柱联“万代宗祠德崇史册毋望根,千秋旧观贤达后裔重炳典”寄托,才会有王氏一宗人才辈出的荣耀吧。仲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