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小丫:我的主持人生

2013-01-24 14:44:39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编辑:张蕾 / 来源:冰溪洋的博客,王小丫,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曾经在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1997年王小丫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曾先后主持过《经济半小时》、《开心辞典》等栏目 ,她做得都很出色,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王小丫是一位天资聪颖不可多得的主持人,善于观察,看透事理,捕捉灵感,灵秀机敏。  这是个台下比台上更美丽的女人,和台上一样一如既往地展现她的率真、坦诚和开朗。

        《开心辞典》成就了王小丫,也成就了一个有趣的考场。中国人从小到大最烦的考试,在她的手上开始变得愉快和生动起来了。她用她那招牌式的微笑和一抬手说“请听题”折服了所有人。然而人前的魅力女人,却说自己迷恋孤独,小丫说“孤独让人从容”。也许正是这样的孤独感让她更有力量。

       她说她的主持风格,就是用诚恳去统领自己的节目。她说她的“家庭梦想”是环游世界;她说她感到很幸运,有一个能养活自己而且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这个工作还被大家所关注;她还说:“我相信爱情会在某一天找上门,不然,你就是头撞破,鞋磨破,也没有。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安安静静地等着。”

 

      在镜头前,看上去小丫表现得从容不迫,其实就算是成到了今天,小丫站在镜头前,还是不免紧张。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适应面对话筒和面对观众的状态?小丫暗中观察,原来,主持人临场紧张的大有人在。这下儿小丫放心了,原来,紧张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因为重视所以紧张,因为把观众当回事,放不下。想明白这一点,小丫就坦然了。她认为,无论是《开心辞典》,还是《经济半小时》都是属于传媒,大众传媒首先是大众的,传媒基础就是沟通。沟通的基础是诚恳,如果用诚恳去统一风格,是没有错的。风格就是本色。“我觉得我得到大家的喜欢,或者大家不喜欢,都是因为我的本色。我觉得主持人不是演员,你的主持演是演不出来的,一定要自己先投入进来。如果你自己都是紧绷绷的,那笑出来的样子都会非常僵硬。”

       游刃于《经济半小时》和《开心辞典》两档风格完全不同的节目之间,并且拥有如此高的人气,王小丫靠的是什么?王小丫说:“这两个节目都属于传媒性质。传媒的基础是沟通,沟通的基础是诚恳。这两个不同的节目,我用诚恳来统一。”王小丫表示,做《经济半小时》这样的节目应有责任感;当然,《开心辞典》给人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我觉得来到《开心辞典》的那些选手非常可爱,因为有一个亲友团。”她说道,“我看到的所有选手和他们的亲友团特别相亲相爱,不管是答对还是答错,你都能看到一家人团结一心的这种和睦景象。选手每天都在变,选手的个性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是这些选手给了我们节目新鲜的东西、有活力的东西。我喜欢他们。”

      在大家眼中很顺的小丫也经常要面对挫折和压力。面对挫折时,她采用的办法就是保持安静,找一个时间一个人静静地呆上一段,思路自然慢慢地就会理清,然后试着调整。她总结经验就是4个词:接受、承受、适应、调整。她说很多事情最终还得靠自己,别人能给你的只是安慰和怜悯。所以,很多时候小丫愿意一个人单独呆着,一个人在安静中自我反省。她说,只有在安静中,过滤掉生活的许多杂质后,自己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丰富。

 

     小丫不认为自己漂亮,而且她也觉得外貌对女人来说也不重要,她说做女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性格,“一个人很愉快、很充实、心态很好,这个人看上去就很舒服。至于多一道皱纹、少一道皱纹,根本不必太在意。人会衰老,这是事实,谁也无法抗拒。不如注重一些内在的修养,让每一道皱纹都更有魅力。”她认为,真正成熟的女人应是个懂得博爱的女人,对许多人和事都心存关爱,这种爱中包含了她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好奇,有她们不泯的纯真和宽容的胸怀。

      在谈到事业的成功时只是淡淡的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我一直相信付出和得到一定是成正比的事情,我在当记者的时候曾经干过这样一些工作:校对、组版、写信封、编辑,后来才慢慢当的记者,包括早上打水扫地,那会儿很年轻,做什么都很愉快,也很有希望。”有人说记者是十大危险职业之一,那为什么小丫在当了主持人后还这样心向往之呢?小丫说:“记者可以理直气壮的走进别人的内心,去看别人的生活,于是自己的生活也就丰富起来。所以我比较喜欢。”在小丫看来,她只是比较幸运,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并不是什么明星。

      谈到成名前后的变化,小丫说:“我没有变化,朋友还是那些,工作也还是那些。爱好也和过去一样,还会在街边破破烂烂的火锅店吃饭。相反,更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加谦虚,更知道好歹,更知道感恩了。”

 

        大家的眼里,王小丫漂亮,又有学问又事业有成,简直是个完美的女人。王小丫自己却不这样看。首先她觉得自己并不成功,她对成功的理解与大家不一样,她觉得成功是对人一生的评价,一个人只有生命终结时才有权说自己是否成功。对于她目前的状态,王小丫说虽然自己是尽量努力往好了做,但还是“在路上”的状态。说到学问,王小丫说自己的知识积累明显不够,她说自己明显感到自己在许多地方都不明白。所以在与嘉宾的交谈中,她要经常给自己找台阶下:“我能向你提一个幼稚的问题吗?”但她承认知识对女人来说越来越重要,有知识的女人越来越受人尊重和得到承认。她更不认为自己漂亮,而且她也觉得外貌对女人来说也不重要,她觉得做女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性格。她认为真正成熟的女人应该是个懂得博爱的女人,对许多人和事都心存关爱,这种爱中包含了她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好奇、有她们不泯的纯真和宽容的胸怀。

       王小丫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担任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形象大使,全国青联委员以及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常委,视协副会长,还担任了全国爱护母亲河形象大使,以及全国推广普通话终身形象大使,同时还是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员。

       这就是王小丫,一个在说出了自己的畏惧,暴露了自身不足之后离我们更近了、更加真实了的王小丫。

     只有经历了,才会更成熟。任何一位名人的人生成功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不是一步登天的,从自己的脚下一步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之路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人生需要积累,生活的磨难和锻造往往是宝贵的财富。人生机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坚持、毅力和勤奋,品质、信念、毅力非常重要。俗话说是金子总要闪光,人才不被埋没还是需要自身的奋斗、才华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