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真假王继勋·《开闽忠懿王谱》是假的

2013-01-24 14:42:53来源:泉州王刚

打印 字号: T|T

复 闽 祀 祖 记       [宋]王继先 
余始祖闽王讳审知,长兄讳潮,次兄讳审邽。兄弟三人,居光州固始,皆负经世才。至唐末,黄巢干纪。光启元年,统兵来闽,抚绥列郡而居之。潮终威武军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审邽终泉州刺史。王继授威武军节度使,镇闽有功,进封琊琊王。后唐封为闽王,遂为闽之世家也。王之大业,国史悉载,余不多及。同光三年以疾薨。朝廷册王尚书令,谥忠懿。明年,葬于闽县灵岫乡怀贤里,迁宗凤池山魏国顺正尚肾夫人任氏茔域之东。建凤池寺,立四僧守冢。至长兴三年,改迁于宁基里莲花峰之阳,建莲花、永兴二寺,立八僧守冢,绘王像祠,颁田一十五顷为香灯。王嗣十二人:长延翰,次延钧、延羲。孙继鹏,相继袭封闽王。余祖延政公,出为建州刺史,后封富沙王。开运二年,朱、连二贼之变,子姓在闽者尽遭难亡,可胜悼哉!独存建州一脉。南唐李璟闻闽乱,拔建州,迁祖于金陵,以为羽林大将军,改授安化节度,复封为鄱阳王,镇饶州。祖继熏,亦召至金陵,后仕宋,官至太师荣国公,宦寓陕州,家于台州宁海。凡六传,为余显考嗣康公世也。世次、宦蹟载家乘图传颇详,显考每示余忠懿王建土之功,余虽稚亦知景企。幸于景佑甲戌登张唐乡榜进士,宦寓开封,历仕二朝,叨官太保。熙宁壬子岁,疏上展视王坟,荷圣恩悯余之志,增秩金紫光禄大夫、少师开国公、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衣锦复闽,寓居越山禅寺。及谒王坟,忽见泉扃倾圯,寺像残落,圳壤仅存,樵牧肆志。余怆然兴悲曰:谁之过哉!遂为营修葺,鸠工庀材,使神道显著,寝宇焕新。更抡僧行职供守,增置腴田,贶后世备岁时蒸尝焉。夫以王起家琅邪,为八闽始祖,逯余身方八世,而凋落若是,况八世下乎? 余所以之深惧也。遂谨次昭穆,编成图传,名以《琊琊王氏家乘》云。呜呼! 子孙贤,尚可守乎世而业勿替;其不贤,亦可知乎木本水源之所自,不至□□浑浑焉耳矣。并以记附诸上。
宋熙宁九年太子太保加金紫金鱼袋八世裔孙继先敬撰。 心源甫施泽敬书。
1.潮终威武军节度使、尚书左仆射。
左仆射应为右仆射,此处可以理解为笔误。 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897年)四月唐廷加潮为检校尚书右仆射。
2.审邽终泉州刺史
此处审邽受封高于刺史的官职为何一律不提 ?
3. 同光三年以疾薨。朝廷册王尚书令
夏,四月庚寅(二十八日),闽王审知寝疾之前的“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924年)五月,丙午(初九)后唐以审知仍前朝所封授检校太师、守中书令、福建节度使、闽王,加封天匡国翊佐功臣,食邑一万五千户,实食封一千户。旋加守太傅。”有册封尚书令的记载吗?
4 祖继熏,亦召至金陵,后仕宋,官至太师荣国公
此 “祖继熏”到底是谁?是泉州刺史继勋吗?史书有没有记载?仕宋太师荣国公?
5. 幸于景佑甲戌登张唐乡榜进士,宦寓开封,
宋张唐乡进士榜?只有大宋景佑元年1034年张唐卿榜。此榜没有王继先这个名字?继先又是怎么从金陵到开封,是哪一代?此继先是不是开封王继先?
6.宋熙宁九年1067年?
第五点、六点有专文另外论述,此处只简单提要。
唐·闽王世系谱谍序
窃能敬其祖,姬周见称当代,不认其先,狄青贻讥后人。甚矣,世系不可不明也! 甚矣,世系不可不明也!夫世系别长幼之分,明亲疏之辨,其于统绪之相承,源流之所永久,皆可以了然知其所自矣。故古者别生分裔时,则著名姓氏之书,序昭穆辨尊卑,则帝王之传,历历可纪也,厥后谱已煨于秦火,源流莫据,崛起草茅之夫,而求附于圣明之后,生长夷狄焉,则知帝王之传,自有真也。王之为王,有其自也。又知王之始祖黄帝也,王之姓出自姬也。黄帝四传而后稷,后稷十有二传而太王,太王二传而文王,文王十传而宣王,宣王十有二传而灵王,灵王再传而子乔。子乔灵王太子、以直谏废为庶人,世称王家,因以王为姓,盖王之为姓,从此基也。自子乔二十六传而生吉,八传而生导,由导十六传而及王之身矣。观其自唐虞而夏商周、自夏商周而历汉唐,不知其几千载矣,而璇源迁派绳绳有序,金枝玉叶、秩秩有考,世系不可不明也审矣。自三代来,为王子、为诸侯、为公卿、为大夫士庶者,可见于记藉之中矣。今系谱之重,非惟有光於先人,抑且堪传於来世,子子孙孙,得见日月之光辉,为斯文之正耶,千载而后,或有问其祖者,曰吾已知之矣。吾之始祖於某也,吾之姓起自某氏也,虽枝叶分散,皆知本根,千派万流,共晓一源,如是求附者无所据,僭素者无所考。
鸣呼!王氏之孙、同川流而不息,王氏之世系,与天地合无疆,猗与,盛哉!
唐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 于兢拜序
此篇 此篇文章洋洋洒洒先提修谱的重要性,要求真。后写王氏上源...落款唐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 于兢拜序
可惜教人求真是好事,切自己造假。
演了一处“秦琼战关公”的穿越戏给大家看:唐朝的于兢竟然认识北宋名将狄青,并熟知狄青那不攀附高支隐瞒低贱出生的故事。

数年之前,有细心池州人将池州一处错误记载勘查出来,

南唐继勋题妙空岩

      北面山南灵庆院,茆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庙,不下烟萝十五年。

  猿鸟认音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空岩畔,独出医王阐法筵。

康熙年知府马世永根据《南唐书》校勘王继勋为皇甫继勋,《南唐书。卷十。皇甫晖传》,其子皇甫继勋,“历池饶二州刺史”,据此,马令认为该为“皇甫继勋”,该碑文继勋为皇甫继勋。实则此乃误勘。王继勋实有其人,为福州皇室,保大四年(945年)归南唐。王继勋因留从效叛乱而被召回金陵,后任池州刺史。刺池州七八年(近年有墓碑出土),后得善终。雪峰义存一直在福州传禅,王继勋与和和尚见面,也许他们相识也许不相识,但都从故国而来,物是人非,想是世事无常,当与禅义更深一步。

后人受伪谱《开闽忠懿王谱》影响,认为王继勋(916-956),年40,保大四年归南唐,历池州刺史七年,保大十四年卒(据新近出土墓志)。

细心的发现者也受伪谱《开闽忠懿王谱》的影响,误将池州刺史王继勋当成是伪谱中的延政之伪子王继勋,后续者误将伪福州王继勋生年916年当成金陵王继勋的生年。切不知此金陵王继勋有别于福州伪王继勋,金陵王继勋是审邽公次子王延祯的儿子--审邽公之孙,生于912年,945年泉州刺史,947年入金陵封池州刺史,956年卒于金陵,享年四十五岁。生子三,长子任南唐池州团练使,与泉州开元寺五代实物经幢(1982年出土,早于金陵王继勋墓志出土,现存泉州海交馆)所记的王继勋两父子遥相吻合、呼应。

王继勋墓志和开元寺经幢的出土为闽国史及开闽王氏提供了两件传世珍宝。
南唐保大年间池州刺史先是皇甫继勋再王继勋,两人同名,但性格爱好不同,《池州府志》只记池州刺史皇甫继勋而没有池州刺史王继勋,《池州府志》清代前的已经失传,难怪马令有误。以皇甫继勋及王继勋二人生平爱好看,所提诗句应为王继勋所做。
 
南唐·太保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1982年8月,强台风袭击泉州,泉州开元寺拜庭巨榕折断,击倒树下的南宋·绍兴十五年 (1145年)造的婆罗门金涂式石塔,在石塔基座里,发现一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石经幢。
  此经幢系王继勋建造于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王继勋,王延政从子。闽·天德三年(945年),留从效杀叛臣黄绍颇,擢任泉州刺史,请度僧、设坛,又于次年建造此经幢。
 经幢八角八面,每面宽19厘米,通高120厘米。表面光滑,竖刻76行文字,主要部分是经文,此外还刻记施舍建经幢人的姓名,以及建造经过。经幢构件上的浮雕飞天,皆赤足裸露,身体修长,保留着唐朝飞天雕刻的风格。
    
经幢上除经文以外的一些文字摘录以下两句:
  
 第六十六行:“通直郎检校尚书比部员外郎柱国赐紫金鱼袋王传嗣,舍见钱参拾阡文。......
  第七十六行:“功德主英谋叶义定难功臣、光禄大夫、检校太尉、持节泉州诸军事、守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王继勋。”
  此文物原件现存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开元寺经幢记载的“通直郎检校尚书比部员外郎柱国赐紫金鱼袋王传嗣”就是后来出土的金陵王继勋墓志中记载的的王继勋长子“池州团练使王传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