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英桥王氏
英桥,在温州大罗山东麓,东南濒海,明代属永嘉县华盖乡,称英桥里,今属瓯海区永中镇,称永昌。明朝一代,该地王氏,人文鼎盛,科甲蝉联,中状元、榜眼、传胪各1人;进士13人;举人数十人。
据明《英桥王氏宗谱》载:王氏旧传称五代时由闽徙来。宋乾道间,因海患荡溢,谱牒无考。至明代,黄岩南门王氏遣人来通谱系,谓英桥与黄岩南门王氏俱出台州之宁溪,以王惠(称万十一)为始祖。英桥王氏自王惠七传至王钲(号溪桥),娶妻张氏(为张之姐),生澈、激、沛三子。王澈(1471-1551)字子明,号东崖,正德8年举人,官至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王激(1476-1537)字子扬,号鹤山,嘉靖2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王沛(1485-1558)字子大,号仁山,以行医为乡民治病,后组织义兵抗倭而英勇牺牲,追赠为太仆寺丞。又王澈族兄王瓒(1462-1524),字思献,号瓯宾,弘治9年进士,殿试一甲榜眼,官至礼部侍郎,曾编撰弘治《温州府志》;族弟王诤(1508-1581),字竹岩,嘉靖29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兼提督湖北、川东军务。
王澈有二子:叔果、叔杲。叔果(1516-1588),字育德,号西华,嘉靖29年与叔王诤同登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及广东按察副使,长子光蕴(1540-1606),嘉靖41年进士,曾任宁国县丞及衡府长史,编纂万历《温州府志》;叔杲(1517-1600),字德,号谷,嘉靖41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曾筑永昌堡以抗倭。
与叔果同辈族内兄弟中有:王德,字汝修,号东华,嘉靖17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佥事,后协助族叔王沛抗倭牺牲,追赠为太仆寺少卿;王健(王瓒之子),字伟纯,嘉靖17年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少卿;王良心,字性德,号存吾,隆庆5年进士,官至南京兵科给事中。
在叔果侄辈中,又有王继明、王光经及孙辈王名世、王维夔,均登进士。其中光经为万历35年二甲传胪;名世(王德之孙),万历26年中武解元,次年会试、殿试又中武会元、武状元,连中三元,历官锦衣卫千户、左堂东宫侍卫等。
清及民国至今,王氏族中仍出了大批人才。获博士学位5人,硕士13人。电磁学家、原浙大副校长王国松、我国著名戏曲家王季思等,均出自英桥王族。
一个区区滨海乡村家族,在造就人才上出现了如此巨绩,这在温州以至全国亦属罕见,令人赞叹。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琅琊王氏世系表
- · 溯源山东的“王姓世家”——神奇的“进士家
- · 琅琊王氏
- · 阳新王氏起源概述
- · 琅邪新安王氏祖王壁公世系探考
- · 江西赣州信丰小河王氏世德堂宗支溯源
- · 槐荫堂王氏属于新安琅琊王
- · 麻城王氏世系表
- · 新安琅琊王氏
- · 三槐王氏的上源是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