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南村王黄是一家 共祭祖墓通天烛

2013-01-24 11:40:32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2013年01月18日01:53 南方都市报  孩子们在黄氏宗祠外玩耍。

  族史见证人:王启英 70岁,台山居正董事会的委员之一

  在台山黄氏族谱中,有一支并不姓“黄”,而是姓“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都斛镇南村,这里是台山黄氏的祖地,有历史悠久的黄氏祖墓通天烛。

  据村中老人讲述,明朝年间,他们的祖先落难避到都斛南村,改姓为“王”。在南村,既有黄氏公祠,亦有王氏公祠。如今村子里,大部分姓王,少部分姓黄。都斛南村黄氏一族,建村以来均以农耕为生。

  南村王姓人数超黄姓

  在南村村委会永庆村,有源深黄公祠,一层高的老式祠堂,虽不大却显得大气。在“源深黄公祠”五个大字的左侧,落款年份为“光绪10年仲春”,也就是说该祠堂建于公元1885年或更早,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据永庆村村民介绍,祠堂自建成以来,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重修,仍保留着较好的原貌。

  这里村子和南村其他村子一样,大部分村民姓“王”。而黄氏源深公却是他们公认的二世祖。原来,南村王氏与台山黄氏属于一脉相传。“明朝年间,隐龙公的第三夫人带着孩子逃难到这里,从此在这里定居,并改姓王。”黄氏源深公是台山黄氏二世祖,是始祖居正公的大儿子,隐龙是源深公之后,为台山黄氏六世祖。

  “南村现在有4000多人,大部分姓王,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王启英今年70岁,是台山居正董事会的委员之一。据他介绍,南村王、黄是一家,因为台山黄氏一族均是源深公之后,源深公葬于南村,每年均有来自各方的黄氏后裔前来祭祖。“而我们是黄氏的子孙,一代传一代,并没有忘记,也没有遗忘。”南村王氏对于台山黄氏的活动亦是积极参与。

  以农耕为生,主要种水稻

  南村是都斛镇的大村之一,位于该镇的南部,北边与都斛圩隔河相对望。“南村之所以叫南村,并不是因为在都斛的南部,而是因为在潭滘河的南边。”王启英说。

  据介绍,该村委会总户数1038户,人口4755人,总户数和人口数在都斛镇名列第二位。有耕地面积6536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891亩,蔬菜农作物种植面积650亩。该村委会辖阳宁、东华、龙田、隔塘、田边、山边、树下、永庆、那岭等18条自然村。

  “一直都是以农耕为生。”据都斛镇府工作人员介绍,南村与大部分的都斛镇村落一样,以农耕为生,主要种植水稻。此外,南村有特产西洋菜、茨茹、莲藕。“特别可口。”南村村民王伯说。

  王启英介绍,这七八年来,南村的变化很大。“主要是村中道路的建设,都变水泥路了。”以阳宁村为例,建成了1130米的水泥村道,海内外王氏捐资近50万元。“2005年以来,整个南村修水泥公路,海内外乡亲共筹款1000多万。”王启英说。

  据了解,南村现在村民4000多人,而海外南村人超过5000人。华侨多关心家乡建设,香港商人王美捐建都斛王美医院、南冈中学,如今南冈中学已不再用于教学,以“王美”命名的教学大楼仍在。

  源深公墓在都斛通天烛

  “通天烛是台山黄氏一品祖地,每年清明、重阳都会有很多人前来祭祖。”据王启英的介绍,每年至少有五六百名黄氏前来祭祖,他见过最多的一年,2000多人同一天到通天烛来祭祖。“当时通往黄氏祖墓的水泥路均已修好,半山的停车场停满了车。”

  通天烛是源深公的墓地所在,位于南村俗称大三坑,祖墓所在山头俗称通天烛,所以后人均以“通天烛”来作称谓。

  为了方便黄氏后裔前来祭祖,通天烛修有可通行汽车的泥土路,2004年已完工。经过4公里左右的泥土路后,仍需爬566级水泥石级方能到祖墓所在。据传,源深公生平对风水学很有研究,闲时堪地登山寻找风水宝地,通天烛这位置就是他生平选择的。该墓自下葬至今已有770多年历史。

  “此处现在不仅仅是祭祖之地,还成为了行山之地。”据村民介绍,由于上山公路建设得好,有都斛镇工作的居民驱车到南村大三坑,到通天烛登山,“山上的风景很好,可以看到整个南村,山清水秀,还有通车的泥土路、石级……”

  [宗族源流]

  根据族谱记载,黄氏从六世隐龙起,迁居于都斛南村。“隐龙:叔礼长子,配甄氏……又娶冯氏于都斛南村生源长、源宏、源谅、源广。”据王启英介绍,冯氏因避难带着所生的孩子到都斛南村,并改黄姓为王姓。

  南村黄氏乃是黄氏源深公之后,源深公在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年)迁居象山土地巷(今杜阮镇三和里),而后其后裔在新会、台山、开平、中山、顺德等地开枝散叶。

  [宗族班派]

  隐原日纪德

  景孔绍图洪

  基永家声振

  [宗族物志]

  通天烛:黄氏一品祖地源深黄公墓,被当地人称之为通天烛,又名仙人大座,坐落于台山都斛镇南村,土名叫大三坑。该墓自下葬至今已有770多年历史。

  据介绍,该墓约在宋理宗端平年(公元1235年)间葬于此,先后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重修。1995年由香港黄氏宗亲会捐款重修。2008年又由台山黄耀明捐资整理和完善。重修后的源深黄公墓,墓前刻着“源深赐德泽、裔孙永昌隆”。

  “罗城周密,四应环拱,左右回头而相顾,前后昂首而相亲。黄公墓所处之地形,非常的好,雄伟如通天大蜡烛一般。”据传源深公生平对风水学很有研究,闲时堪地登山寻找风水宝地,通天烛这位置就是他生平选择的。

  源深公:源深公讳广汉,号云山,台山黄氏始祖黄居正的长子,生于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为官时深得民意。曾宦游冈州(今新会),在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年)由故居南雄迁居象山土地巷(今杜阮镇三和里),时年56岁,为杜阮黄姓始迁祖。

  源深黄公祠:位于南村村委会永庆村,该祠堂建于光绪十年(1885年)或更早,为一层高的二进祠堂。现在仍在使用。祠堂已残旧,但保存仍完好。祠堂内并没有这座祠堂的详细介绍,在祠堂外贴着该村的公告。

  [名人谱]

  王美(1913-2004)

  香港实业家,祖籍都斛镇南村山边村。是江门市、台山市“荣誉市民”。

  17岁时到香港创业,10年后独资开办了一间小型制衣厂,后成为名闻香江的“制衣王子”。先后当选香港制衣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华商会副会长等。1982年,捐资兴建了南冈中学,并捐资20万港元设立奖学金。1984年,独资80万元兴建王美医院。

  采写:南都记者 王景花

  摄影:南都记者 梁清

  作者:王景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