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建树——读《簪缨世家——六朝琅琊王氏家传》
你如何去看待那一个刀枪剑戟、车粼粼马啸啸的魏晋两晋南北朝?又如何去看到活跃在那一时期的芸芸众生们,尤其是期间的精英人物们?又如何看待着天下第一家的琅琊王氏的世代繁华呢?今天有幸拜读了三联书店出版的萧华荣先生之《簪缨世家——六朝琅琊王氏家传》,颇有些感触。
也许是出于对那段金戈铁马年月的特别爱戴,也许是出于对魏晋风度的极度推崇,我特别喜欢看关于这一时期的著作,当然更多的是学术著作,连本科毕业论文都选择了这个动乱的年代。所以在我走进图书馆时,在满满的新书架上它的名字还是格外的抢眼,抱之在怀,如持玉。人们提及两晋南北朝就不会忘记门阀政治,就不会忘记九品中正,当然也不会忘记那些抢眼的诸如刘裕、石勒、苻坚等一代枭雄,但更令人嗔目的恐怕则是那“旧时王谢堂前燕”。其实当时的豪门很多了,不单单是琅琊王氏,还有陈郡谢氏,庾氏等,但真正能堪称豪门的恐怕却只有琅琊王氏,因为自从卧冰求鲤的王祥开始,琅琊王氏就开始了“卿门有卿,相门有相”的一等一的生活,并且代代都出时代领军人物,几乎百花齐放。但如果我们不简单的去看这些肤浅的血脉联系的话,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更让人振奋的东西,或许这些东西才是我们应该珍藏保留的。
“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这是王祥的一句话,被载入了《晋书·王祥传》。粗粗看来,似乎在寻常不过了,再细思索,就觉得很意味深长。这句话不仅仅道出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怀乡情节,更为我们道出了人生发展的机缘。故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是一方人气才气,这个巨大的网是你发迹的根本,儒家讲仁义礼智信,将仁放在首位,就突出了仁对于人来说的首要重要地位,那么故乡恰恰又是人生发迹的“仁”之所在。这就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老乡会,它们是一个很活跃的团体,有合力,有闯劲。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徽商、晋商无不与此有关。但故乡只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打好了地基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发展,能飞黄了,要想做到真正的“达”,还必须做到“不恋本土”。为什么呢?身在本土,就很容易被儿女情长所束缚,从而有些畏首畏脚,循规蹈矩,从而反不利于自身的飞黄腾达。只有踏出“本土”,才能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里的所谓“本土”就是一些羁绊自身发展的规矩风俗之类。因此“故乡”也是一个双刃剑,给了我们发展的空间,也给了我们戕害我们发展的时间,要想如鱼得水冷暖自知,就必须处理好“不忘”与“不恋”的关系,自由与约束的关系。中国有句古话,是男儿志在四方,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男儿志唯独不在以自己家乡为中心的中,却在四方呢?男儿志在中,充其量只是做到了“仁”,像历史上的那些隐士们一样,逍遥自娱;而志在四方,则是像苏秦一样的纵横捭阖,建立功业。
琅琊王氏不就是这么一支远离故土的强健族群么?从山东临沂的一个小小的孝感村,到建康城中的乌衣巷,从村夫到王公大臣,他们随时俯仰,狡兔三窟的王衍,王与马公天下的王导,翰墨书圣王羲之,一代儒宗的王俭,圆行方止的王僧虔……他们都不是抛却了故土,而在异乡打拼天地么?王氏传家出世都是以家族为重的,为了家族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不同人的视角又往往是不一致的,因而为了家族利益也会祸起萧墙。他们虽是亲族,有种各种的裙带关系家族利益,但是发迹却不完全一样,文韬武略的都有,更有“朝隐”的。与其说他们靠的是出身名门,可以“坐至公卿”,不如说他们个人都很好的利用了“故土”资源,并且还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分配使用了资源。我们从王导、王俭、王僧达、王奂等人发迹的人生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本人的艰苦抉择和苦苦维持,一切结果都起于本心,没有了内心意志的支持,我们将寸步难行。有句话说我们永远走不出我们的脚步,其实我们永远都走不出我们的心,心有多大,路才有多长,脚步才能迈多远。琅琊王氏能够笑傲江湖三四百年,自然与九品中正的取官之道不无关系,是一个高贵的门庭使得他们有了“坐至公卿”的权利和待遇,但能人才济济,行行不乏英才的却并不简简单单是因为这个门阀。他们虽可以不用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就能入世,但后世的发展却完全左右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是自己命运的掌舵手。因此我们不难看到王氏兄弟狭路相逢,持刀以对的生死场面。无论最终是位极人臣,还是一方小吏;无论是江湖逸士,还是刀俎鱼肉,王氏兄弟都是在用自己的精神在生活奋斗着。自然不能用一脉清流去形容这个家族,但与谢氏、庾氏这些当世豪族相比,王氏子弟确实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的奋进的气势。人活一口气,这气多被后人误解为赌气怨气,其实这气还包含了不服输不气馁敢于奋斗的精神。而历历三四百年的动乱年月,琅琊王氏无疑就是这么一股奋进之气。虽然琅琊王氏不能挽回的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但留下的却是很丰富的人文景观,我想,这奋进之气应该是最为珍贵的。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