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金台隨感:王旦的馬夫
2012年12月10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李秋河
北宋宰相王旦有個馬夫,為王旦趕了5年車,服役期滿向他告辭,王旦竟不認得。馬夫轉身走時,王旦卻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給了他很豐厚的賞賜。原來,這馬夫平常趕車時,王旦看到的只是他的后背,看不到他的面目,所以完全忽略了這個人。當馬夫轉身而去的時候,王旦才看出他的背影,所以才回憶起來。
細想起來,這個馬夫是個隻會干事兒、不會來事兒的人。他一是很敬業,知道自己的崗位職責,知道自己是干什麼的,所以5年來一心一意地給王旦趕車,默默工作,默默生活,心無旁騖﹔二是業務熟練,最起碼5年行車無事故,不然王旦不可能看不到他的面目,更不可能在他告辭的時候給他“豐厚的賞賜”;三是不會展示自己,不會討巧,不會做“面子活”,不會耍馬上槍兒。他不知道在沒事的時候到領導面前晃晃,和領導套套近乎,拉拉關系,混個臉兒熟,借著“近水樓台”,給親戚朋友謀點“福利”﹔不知道在道窄人多的地方故意回過頭來叮囑一下,讓領導小心坐穩,暗示自己工作有難度,自己很不容易。當然,這樣做可以一箭雙雕,待車子平穩通過之后,還可以顯示出自己高超的技術和水平,給領導留個好印象。
會干事兒和會來事兒,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兩種人。有的人像王旦的馬夫一樣,隻知道干工作,力沒少出,事沒少干,踏踏實實,默默無聞。有的人則光動嘴不動手,投機取巧,見風使舵,八面玲瓏,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在工作中,習慣於做樣子,沉醉於搞形式,迷戀於官場哲學,熱衷於自我設計,想方設法走捷徑,就是不下真功夫。這些人搞關系的能力遠遠大於干工作的能力,研究“人事”比研究工作佔用的時間多,考慮“領導喜好”比考慮“群眾需要”花費的精力大,鑽營比鑽研下的功夫深。如果一個地方這樣的人多了,勢必造成工作中你看我,我看你,你哄我,我哄你,表面上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都很好,實際上互相推諉扯皮,都不思量干事,造成一個地方工作停擺。
應該說,我們的社會現在已經夠浮躁了,人們本來已經夠坐不住了,交際應酬本來已經夠多、已經成為不少人的負擔了,虛話、套話、言不由衷的話、不切實際的話、不痛不痒的話、阿諛奉承的話,也已經在人們的耳朵裡磨出繭子來了,但是,社會上《人際關系學》、《官場應酬學》、《說話的藝術》、《與領導溝通的技巧》之類的書依然層出不窮,暢銷不衰,一些教人怎麼搞關系、怎麼聯絡感情的培訓班更是辦得紅火而熱鬧。竊以為,這實在不是什麼好現象。歸根結底,它教給人們的是怎麼會來事兒,而不是怎麼去干事兒。早在1934年,魯迅先生就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分析起來,魯迅先生所說的這些人,可都是干事兒的人,而我們現在需要的,正是這些人。
如何讓人們把心思用在會干事兒上,而不是用在會來事兒上,關鍵就看用人制度和用人導向。能者舉能,賢者薦賢。王旦做得不錯,知道這個馬夫不會賣乖討巧,給了他豐厚的賞賜,不僅沒讓干事兒的人吃虧,而且讓干事兒的人佔了便宜。可以想見,王旦的下一任馬夫也差不到哪兒去。說起來,王旦要算是北宋的賢相,想來他很可能平時就喜歡踏實干事的人,在他身邊,就得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實事吃飯,倘隻會來事兒,很可能在他的身邊混不下去,或許正因為這,這個馬夫才本分做人、踏實做事。如果要是有這樣一個環境,如果要是形成這樣一種制度,那麼,會干事兒的人何其幸也。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