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十八坂”奇闻趣事
这些年,闽清“十八坂”商品交易暨古民居文化旅游节,每年都要在正月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举办三天,使“十八坂”越发知名,成了春节和元宵节过后福州市有名的商旅盛会,吸引省内外大批商家前去摆摊设墟,赶集群众每年都超过30万人。
闽清“十八坂”是怎么形成的,知道的人不多。闽清“十八坂”的来源,可追溯到唐朝末年。传说唐朝末年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大军,881年攻占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因其部将朱温(后梁开国皇帝)叛变,黄巢被迫率部于884年退出长安,转战河南,亲随陈雪城、陈天晴、陈树茂、陈兴焱,在黄巢壮烈牺牲后,投奔决意南征保存实力的大齐农民起义军王审知部,并自告奋勇担任南征大军先锋,渡黄河、过长江,一路南下,所向披靡,难能可贵的是这四位农民将军攻城掠寨从不滥杀,行军打仗从不扰民,893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即“受封爵曰翊惠,曰显惠,曰威远,曰怀远,及殁,民为立庙,为昭显庙”。闽国建立后,王审知大肆封建田亩,让南征将士获田躬耕,结庐安居。当时不少将士迁居有“小小闽清县、大大六都洋”之称的闽清坂东镇。四位陈姓将军去世后,闽清坂东镇建起昭显庙,供奉四将军及其手下的陈、蔡两名总管。随着四方游人、八方香客纷至沓来,吸引了各处商贩每年正月云集于此,交易春耕物资和生活用品,并在周边村落形成集市,这便是闽清“十八坂”的雏形。
闽国灭亡后,昭显庙被毁,明末清初,当地百姓才重建庙宇,并将闽清县历史上最有名的两名清官:元朝至顺年间县尹董祯、明朝洪武年间县尹沈源,也供奉其间,改庙名为“芝田宫”,将善待百姓的良将清官喻为稀世珍品灵芝,表达了民间对乱世良将、治世清官的渴望。
清乾隆、嘉庆年间,当地乡绅重修芝田宫,扩建庙宇,并根据每年正月到芝田宫赶庙会的群众大多来自闽清六都平原旌善乡、旌良乡的十八个乡村,这些村庄的村名大都带“坂”字,如坂头、坂东、坂中、坂西,便把芝田宫庙会取名为闽清“十八坂”,并将闽清“十八坂”庙会固定在正月十八日举办一天,后来又改为正月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举办三天。
到了清嘉庆末年,当地有户人家听信术士瞎扯,将祖冢迁建芝田宫附近,欲独占芝田宫龙脉风水,惹恼众怒。芝田宫主事想出一招:声称芝田宫六将军二总管托梦于他,要求他通知远近十里八乡信徒香客,次年都得携家带口、呼朋唤友到芝田宫赶庙会,脚踏该冢。果然到了次年正月十七、十八、十九,全县数万群众到芝田宫赶庙会,脚踏那户犯众怒人家的祖冢,冢主见状,庙会刚结束即迁走祖冢,再也不敢得罪芝田宫神灵。此事越传越神,说六将军二总管显灵,托梦给大家,预示有真命天子出现。果然不久嘉庆驾崩,道光登基,为响应民间造神心态,当地乡绅遂将道光登基那年,定为闽清“十八坂”庙会起源之年,每年正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举办三天,仍沿用闽清“十八坂”旧名,直到2000年改名为闽清“十八坂”商品交易暨古民居文化旅游节,并将举办地转移到今天的闽清坂东镇湖头村黄乃裳商贸大街。
芝田宫供奉的两名清官是何许人也?据《闽清县志》记载,作为闽清县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元代董祯和明代沈源的故事,在闽清民间广为流传。
董祯是关外辽东人,后迁徙入闽,1330年至1335年担任闽清县尹,当时元朝乱象已现,但他薄赋轻徭,厚待百姓,县民新垦农田,不收分文税赋,贫民子弟到学宫读书,不收分文学费,县民偶有犯法,令往学宫耕读,直至其汗颜,这竟使他主政闽清6年期间,闽清“物丰政通、官民同乐”,人民感其德政和恩惠,在他离任后为之立祠,后因祠毁,迁其雕像于昭显庙。沈源是广东琼州人,1379年至1384年担任闽清县尹,为官清廉,主政闽清期间,奏请减免赋税、重定田税、开发民智,兴办学校、教育儿童。离任之日,县城及附近农村数万群众十里相送,表达了百姓对清官良吏的敬仰。○黄笃文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