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笔下的故乡情

过黄岩
南宋·王十朋
三日离家客,悠然觉路长。
梅花十里眼,竹叶一杯肠。
诗思贪佳境,眉头忆故乡。
江山看未足,回首隔沧浪。
【出处】
《王十朋全集》第41―42页。诗题后有注:雍正本注,赴补太学。
【注释】
竹叶:指竹叶青之类的酒。
【赏析】
在南宋,有一位名叫王十朋的才子,他以诗闻名于世。在他35岁那年,他踏上了赴太学的路程,路途中的美景与他的诗篇一起传颂千古。
乐清王十朋和黄岩赵十朋是诗友,王从家乡去杭州要经过黄岩“十里梅林”,见此盛景,尽情游玩,饮酒赋诗,留下了本诗。
王十朋的诗歌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他在《过黄岩》一诗中写道:“三日离家客,悠然觉路长。梅花十里眼,竹叶一杯肠。诗思贪家境,眉头忆故乡。江山看未足,回首隔沧浪。”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路途中所见美景的欣赏。
诗中的“梅花十里眼”描绘了梅花盛开的美景,而“竹叶一杯肠”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竹林的怀念。这些自然景观在王十朋的笔下不再是单纯的风景,而是他对故乡情感的寄托。
王十朋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点滴。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无法像王十朋那样亲自踏上赴太学的旅程,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他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忘初心,牢记故乡的温暖与美好。
在阅读王十朋的诗歌时,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他的文采与艺术魅力,更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对生活的真挚情感。让我们一起品味王十朋的诗歌,感受他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绍兴十五年(1145)年关将近,35岁的王十朋第一次踏上了赴太学的路程,一路上颇有感慨,写了许多诗,从这些诗作中可了解他路途经过的情况。水陆兼程,途经黄岩、天台、新昌、绍兴等地,顺便游览了新昌大佛寺、上虞曹娥庙、绍兴鉴湖诸名胜,至第二年二月中旬才抵达临安,皆有诗记之。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诗句“梅花十里眼,竹叶一杯肠”入编尧毅、郑玲编《咏梅诗大观》第74页第三编宋梅诗。
贾文斌《王十朋诗歌研究》(2008年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1―42页鉴赏本诗》:
王十朋笔下的山水诗,因是行旅所见,便不再是纯然的客观存在,更是诗人孤独怀乡之情的载体。表现在诗句之中,虽然仅寥寥数笔,也能将思念故乡的情感内涵与山水诗的写景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然山水为媒介宜泄自己心中的乡情,使自然山水成功地被渲染上了“我之色彩”。如《过黄岩》诗中所云:“三日离家客,悠然觉路长。梅花十里眼,竹叶一杯肠。诗思贪家境,眉头忆故乡。江山看未足,回首隔沧浪。”
《过黄岩》是绍兴十六年(1146)王十朋35岁之时离开故乡,远到临安赴补太学的路途中所作,叙述了王十朋途经黄岩山时的所思所感。首句平淡,却韵味悠长:虽然仅离家三日,可由于思乡心切,已觉路途迢迢。可见诗人所愁不在路途遥远,而在背井离乡。这不禁使人想起李后主去国离乡时的感叹:“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诗人所过之处,纵有梅花十里的美景,也只是一眼带过,总不及家乡淡雅的竹叶清茶令人牽肠挂肚。
“诗思贪家境,眉头忆故乡。”经过前面的铺垫烘托之后,诗人不禁直口道出了诗歌创作乃至文人精神世界的永恒主题——乡情。这时的他已顾不上多欣赏黄岩山的优美景致,而是朝家乡的方向频频回首,但却只能望见无尽沧浪滚滚流逝。
最后一句“回首隔沧浪”是整首诗高潮,创造出意蕴悠长的氛围,淋漓尽致地抒发出诗人如“一江春水”般流不尽的乡愁。沧浪阻隔了诗人归乡的去路,王十朋也只能寄情于万里的流水,慰藉自己失落的心灵,传送别后的相思牵念。
读罢南宋诗人王十朋的《过黄岩》,心中感慨万千。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清淡而隽永的画面:一个离家三天的行客,在长途跋涉中偶然发现了一片梅林,十里梅花芳香四溢;更有竹林滴露成酒香留杯边,令人陶醉不已。而在这美景之下,作者也难掩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诗将作者的思绪拉回现实,江山再美也不足以慰藉思乡之心,只得回首远眺那浩渺的沧浪水阻隔归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在外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也让我们思考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或工作。无论是独自奋斗在大都市里,还是漂泊在世界各地的角落,家的温暖总是让我们无法忘怀。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来自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往往是最宝贵的精神支柱之一。正如诗中所言,"眉头忆故乡",即使在眼前有壮丽的山河风光可赏,心中的那份牵挂也永远挥之不去。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