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小寒: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2023-01-05 14:50:00来源:北京九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摘自《二十四节气志》/宋英杰
  每年1月6日前后为小寒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古人认为:“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但很多人根据生活体验认为:“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总体而言,北方冷在小寒的更多,南方冷在大寒的相对多一些。古人认为,小寒、大寒之寒温,即偏冷、偏暖具有指标意义。
 
  谚语说“小寒寒,惊蛰暖。小寒暖,倒春寒”,“小寒大寒大日头,来年开春冻死牛”。意思是只有小寒、大寒“冻透了”,来年开春之后才能顺利回暖。
  古人描述的小寒物语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大雁北迁,喜鹊筑巢,野鸡鸣叫。
 
  二十四节气中只有白露和小寒是完全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的。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鸟类在感知阴阳之气流转方面有难以比拟的天赋。
 
  古人以花、鸟、草、虫等物候表象为每个节气进行注解,每个候(每一天)有一个候应,即提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物候,作为这个候的物候反应。然后把每个候的候应统合在一起,组成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个候应。
  七十二候应呈现的是综合性的物候,其中关于花事的候应并不多,最著名的是惊蛰一候的“桃始华”和清明一候的“桐始华”。
 
于是,偏爱“拈花惹草”的人们便另起炉灶,专门以花作为某些节气的物候标识,这便是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这一称谓,约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所谓花信风,就是某种花、某个方向的风,在某个时节应期而至,风而有信。
 
于是人们在此时开放的众卉之中遴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作为花卉界的代表,“晋升”为物候指标。
 
不过,各地并非每个节气的物候都能与花相关联。
 
花信风始于小寒,终于谷雨,涵盖了从隆冬到盛春的八个节气而已。倘若长夏无冬的华南以花事来表征节气、物候,或许可以梳理出七十二番花信风。
 
      如果能够严谨地基于本地实际气候,相对精准地挑选一两种最能反映某一节气或某一候的时令之花,作为时令物语,不啻为一种具有烂漫意味的物候观测。风有常,花有信,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于是岁月含香。
 
小寒民俗
“冷在三九”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恰在小寒节气内。
 
        “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九九消寒图
 
      古时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冬季,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如能多吃些红枣、萝卜、橘子、牛肉、鸡肉、鹌鹑等御寒食物,也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小寒“保胃战”  
      小寒时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有胃病的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此时节,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
 
 “冬练三九”有讲究
 
         俗话说“冬练三九”,但 “三九”时节,室外气温很低,体表血管遇冷容易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肌肉的黏滞性增加,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柔韧性降低,走出温室马上进行大运动量后,极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如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等。
         在时间的选择上,不要太早就去户外锻炼。锻炼身体的时间适合选择在太阳出来以后,傍晚日落之前,并且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正常的运动需要。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