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李王张是人最多的四大姓氏?
是因为这四个姓氏的祖先特别能生吗?显然并不是...更大的可能性大概是因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相对于其他姓氏而言,有更多的人愿意将自己原来的姓改成这四个。我们平时和同姓的人聊天时,经常会说我们500年前是一家,这个还真不一定,两个姓张的500年前的祖宗,可能都不姓张,毕竟在过去姓氏的问题上,有的人爹没了跟他妈姓,有的人跟他妈改嫁跟着后爹姓,有的达官贵人为了躲避战乱隐姓埋名,有的人活不下去了,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家丁,一般也得改姓。以张姓为例,追溯其祖上DNA的时候,基本就是哪儿哪儿都有,很难理出一个确切的源头。那为啥这四个姓,能够那么受到古代人民群众的欢迎,甚至愿意舍弃自己的本姓加入其中呢?

我们先看李姓和刘姓,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最强盛的两大王朝汉朝与唐朝,而在这两段漫长的时间里,作为王朝的统治者,老刘家和老李家,那不但自己能生,比如三国演义里面刘备认的那个便宜祖宗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就生了100多个儿子,并且汉唐皇室还会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有功之臣,番邦从属赐姓,比如唐初名将徐世勣就被赐姓了李,改名叫李勣。至于为什么不是叫李世勣,那就是为了避讳李世民中间那个字了。还譬如五代十国的后唐太祖李克用,人家本来是沙陀人,姓朱邪,也是被唐朝皇帝赐姓以后才姓了李,包括北宋时期的西夏国主党项人李元昊,也是因为他祖宗被唐朝的赐姓,从而一直延续了下来。除了自己能生和把姓拿出去送人之外,还有一些啥关系都没有硬贴过来跟着刘李一块姓的。比如东晋16国时期,匈奴人刘渊,明明是冒顿单于的后人,却偏偏说自己是刘家的血脉,尊刘禅为兄长,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名号,至于汉朝与匈奴的历代合亲中到底和刘渊的血缘有没有关系,这个只有天知道了。除此以外,各类宗室王府里面的奴婢下人跟着东家姓个刘,姓个李,那就更正常了。

说到这你会不会有一个疑问,你说这赵姓和朱姓是皇姓,那同样作为皇家姓氏的赵和朱呢?要知道宋和明也都是横跨300年的王朝,甚至应该说宋明两代的人口总量也高于汉唐,那为啥这两姓相对人数就没有那么多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赵姓与朱姓,或者说宋朝与明朝,他们的宗室是经历过巨大的迫害的。比如北宋,因为汴梁城的繁华程度远胜于其他地区,导致赵宋的宗室基本都是在首都范围内定居的。结果靖康之变时被金国一网打尽,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以至于宋高宗赵构在自己丧失生育能力后,都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太宗赵光义一脉的继承人,才让宋孝宗这个太祖血脉重新登上了南宋的天子之位。而明朝呢,也是如此,在明末那段纷乱的时期里,无论是对朱明王朝恨之入骨的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还是怕朱家后裔扛起反清复明大旗的爱新觉罗家族,基本都不会给老朱家的后人太多的活路,导致大量的朱姓人,无论是不是真的跟朱元璋有关系,在那段时间都不得不改姓自保。
而反观刘李两姓的后人就没有那么惨了,东汉灭亡后,曹丕并没有为难退位后的汉献帝,汉室宗亲也没有遭遇过大规模的报复和清洗。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唐朝。终结唐朝的朱温虽然也是个杀人狂魔,但由于当时自己的地位不稳,连年征战,并且控制的地盘也没有那么大,使得他没有时间对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李氏后裔进行全面的侵袭,这也就导致了相对于赵朱两家,刘李二姓的后人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也就有了如今枝繁叶茂的局面。
说完两大国姓,再来看王和张,先说隔壁老王家,有人说,是因为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过于强势,都说王与马共天下,与其说东晋的皇帝是司马家,不如说他们就是老王家操纵下的傀儡。所以,王姓在那个时期繁衍出了巨大的人口,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说好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怎么就你老王就牛,那谢家呢?怎么后人数量完全就没法匹配。所以,王姓的强盛并不能仅仅归结于东晋的这么些年里王姓的繁盛。王姓人口众多和刚才说到的改姓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历朝历代那些大大小小的王公贵族,在因为各种原因,被迫隐姓埋名后,很多都会选择“王”这个他们祖上曾经的爵位作为新的标记。比如汉唐时期的匈奴,乌桓,鲜卑这部分贵族后裔,还有辽国耶律家,金国完颜家,也有不少后人加入了王姓的大家庭。所以如果说刘李二姓祖上大多与两个大一统王朝的宗室成员有关,那王姓的先祖们其中小国贵族的比例则是远高于其他姓氏的。
最后再来看张姓。说到张姓,在很多营销文章里说,张姓虽然从来没有出过帝王,但却是中国最尊贵的姓氏,因为玉皇大帝姓张。这段子听着就有点扯了。首先,老张家不是没有出过帝王,只是,要么时间太短,比如东晋16国里张轨建立的那个前凉,要么就名声太臭,比如南北宋交替时期被金国扶持的伪楚天子张邦昌,丢不起这个人,不提也罢。所以,就被选择性地忽略了。至于玉帝姓张,作为一个道门世界观里面的神仙,他肯定得姓张啊,毕竟这个是道门创始人张道陵的姓氏。而说到道门,东汉末年出现过两大道门流派,太平道与天师道,你说巧不巧,他们的老大张角和张道陵都姓张,而大量加入其中的平民也为了能够融入新的集体,纷纷改为了张姓,而道门中人,除了之后的全真外,其他大部分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于是也就这么繁衍下来了。所以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也正是从东汉末年,张姓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道家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影响,还是为了仿效先秦时期诸如张仪,张良这些张姓先祖的生存哲学,之后历代这种张姓的确非常热衷于打辅助,像西汉的张骞,东汉的张仲景,唐朝的张九龄,明代的张居正,清末的张之洞等等,只要不当老大,这无论是在治政,还是在学术,艺术,医学等方面,都活跃着大量张姓的后人。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为什么刘李王张是人最
是因为这四个姓氏的祖先特别能生吗?显然并不是 更大的可 [详细内容]
- · 为什么刘李王张是人最多的四大姓氏?
- · 身为修谱人,应如下编写世系图
- · 现在还能不能找到古代皇族的家谱?皇室家谱
- · 现代修谱,如何看待支系单飞的现象?
- · 千古一帝都有谁?何以被评为千古一帝?
- · 俗语“家亲三代,宗亲万代”,这种说法到底
- · 族谱中的核心内容世系表,怎么编才符合修谱
- · 清明俗语:上坟必须拜五代,扫墓不能过未时
- · 将“堂号”作为寻根的方式,究竟靠不靠谱?
- · 家谱中的谱论是什么?谱论中包括了哪些内容
最新排行
- · 姓氏文化:滑姓
- · 姓氏文化:米姓
- · 姓氏文化:应姓
- · 姓氏文化:吉姓
- · 姓氏文化:时姓
- · 中国最稀有姓氏大全,你想不到的姓氏都在这
- · 那些包含了姓氏的成语
- · 姓氏难局
- · 姓氏文化研究工具书
- · 姓氏文化|“林”姓由来